为什么我会用给气球打气来作为例子呢?因为你在给气球打气的时候,不知道它会不会爆,不知道哪一秒会爆。这种感觉会让你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紧张。等到气球爆炸的时候,你会跳起来,因为你的紧张一直在被堆积、堆积、堆积,堆到了一个最高值。
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这个令你心跳加速的过程,就是种子。
我们将上面的“种子发言表”升级,就能得到一个很完整的记叙文的梳理表。
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可以用如下表格来打草稿:
首先,想好你的小种子。例如,“最让我心跳加速的小种子,就是我想要去把气球踩破,但是又不敢”。紧接着,在写文章的时候,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
写清楚了之后,用五感法来描述细节和感受。例如,上面的“例3”,作者把他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感觉都写了出来。同步还可以写出自己内心相对应的想法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怎样的思考,你内心的冲突是什么,变化是什么,都可以记录下来。
找到了这粒种子,再按照写记叙文的方法,起、承、转、合,把事情叙述完整,记叙文就写好了。
很多同学写文章打草稿时都是拿一张白纸。有了这个表格,可以把它放在旁边,使用“基础写作纸”来打草稿,如下:
自己根据上面的表格核对完了之后,再把文章交出去。每个同学都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小作家,每次写作文都是完成一个作品,而不是被动地认为自己只是在写作业交差。
总结一下,种子法学写记叙文,有两步:第一步选材,要选择内心心跳加速、最**的那个时刻;第二步,选好这个时刻之后,不要贪多,一篇文章就着重描述这一个时刻,所有的材料都围绕它来写。
围绕种子来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先讲清楚。讲清楚了之后,注意文章要有起、承、转、合,这样才完整。
在上面的过程中,要梳理自己的感受,可以用五感法写细节。
名师答疑
家长:
孩子在写记叙文的时候,总觉得这件事也难忘,那件事也难忘,到最后他自己不知道到底该写哪件事。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唐屹:
孩子说“妈妈,我这件事也难忘,那件事也难忘”,说明他已经开始思考了。这很重要,你可以对他说,我们其实可以写成一个系列故事。
但是一篇文章不要贪多,不要一会儿写这个,一会儿又写那个,要选择那粒“小种子”,抓住一个重点。
也可以写成一个系列故事,比如“我难忘的很多很多事,第一件是什么,第二件是什么,第三件是什么”,可以分成多篇文章来写。
家长:
生活中,有些事情发生得比较快,我们来不及反应,就找不到种子了,这时候该怎么办?
唐屹:
可以不断地追问,引导孩子思考。
比如,我们有一次做“给气球打气”的游戏。有一位同学说,附近的气球爆炸的时候,我都跳起来了,但是他自己打气的时候,反而没有那么紧张。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不断地追问他“你觉得这是为什么”“你当时有哪些感受”,让他不断地还原当时的场景。
引导他去思考,他最后就自己总结出来了。
家长:
我们在家的时候,能带着孩子一起做类似的气球游戏,跟他一起玩,再写一篇作文吗?
唐屹:
当然可以。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选取各种各样的材料,或者挖掘孩子真实经历的事情。当他学会用种子法写文章之后,就能了解什么叫“文章似山不喜平”。
不能写得太平,你得把最触动人心的时刻分解开来:怎么开始的,怎么承接的,怎么转折的,最后是怎样收尾的。
实际上,现实生活往往比舞台更有意思,它充满了各种波折。作为家长,得启发孩子,告诉他:“你是否可以试着把这些波折都写出来?”
实践作业
想一想今天最高兴的一件事。在回忆这件事时想清楚,你心跳加速的那个时刻。围绕着这个时刻,运用“记叙文梳理表”,把你的信息都储备好,然后利用起承转合的方式,用写作纸——务必写清楚细节——把每个部分都完整地描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