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奥法:用清晰的逻辑写好议论文
我们在作文训练时也会遇到写议论文。好的议论文建立在优秀思辨能力的基础上。
这样的对话在生活中会经常出现,比如妈妈对孩子说“今天要穿秋裤”,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穿秋裤”。
写议论文也有它的行文结构,当你掌握了,就会觉得它是如此简单。议论文就像一块夹心饼干,关于某一个问题和某一件事情,你思考后,把你的观点、看法、立场、主张写出来就可以了。
奥利奥饼干上有四个英文字母:OREO。
第一个O(Opinion):亮观点——清晰简洁。
第二个R(Reason):给论据——有理有据。
第三个E(Example):说例证——举例子、摆事实。
第四个O(Opinion):再总结——重申观点。
具体的写法是,先说出你的观点,之后把你的理据说出来,然后围绕着这个理据举例,最后重申自己的观点。
刚开学时,我组织孩子们选班干部。结束之后,一位新来的插班生找到我。
他说:“唐老师,我想找你谈一谈。”我很紧张,还没等我缓过神来,这位三年级的小朋友就开始说:“唐老师,我觉得你不应该现在就选班干部。现在时机不合适。刚开学,新生刚融入班集体。但是老生彼此非常熟悉。我想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选班长,老生肯定支持老生,因为老生彼此熟知。新生也肯定选择老生,因为新生之间都不认识,但是相信老生对校园熟悉,能帮到自己。最后不管怎么选,当选的都是老生。这对新生就很不公平,还没展露才华就被PK掉了。所以我觉得,现在就选班干部,时机不合适,等大家彼此熟知后再来竞选。”
听他说完,我只想给他竖起四个手指。OREO一个不少,极具说服力。学会奥利奥法就能随时帮助你争取自己的权利。下次你们在生活中碰到这样的场景,也可以默默竖起四个手指,一个一个娓娓道来。
接下来,我给大家出一个辩论题目——“哆啦A梦对大雄的成长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你可以选择作为正方进行辩论:哆啦A梦对大雄的成长利大于弊。也可以选择反方角度:哆啦A梦对大雄的成长弊大于利。
我试着从正方角度进行思辨:
1.O(Opinion),亮观点:
哆啦A梦对大雄的成长利大于弊。
2.R(Reason),给论据:
哆啦A梦的出现,对大雄的个人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3.E(Example),说例证:
在哆啦A梦来之前,大雄可谓缺点多多,学习差、体育差、不爱运动等。哆啦A梦的出现,帮助大雄改掉了很多坏毛病。
哆啦A梦让大雄变得更独立了。有一个情节是,哆啦A梦得到幸福这个指令之后,要返回未来。它希望大雄在自己离开的时候能够独立,大雄就证明给它看了。没有了哆啦A梦的道具,大雄依然可以过得很好。他还与总欺负自己的胖虎打了一架,最后打赢了胖虎。
虽然哆啦A梦经常给大雄提供道具,但每一次都会设定一个程序,让大雄自己努力去争取才能成功。这对大雄的成长有着催进作用。比如,他们长大了,有一次静香约几个朋友去爬雪山,遇到了危险,而大熊因为感冒没有去。小时候的大雄看到之后就想去帮静香,他通过自己的记忆想起来这件事情,然后把静香救了出去。
4.O(Opinion),再总结:
哆啦A梦对大雄的陪伴,让他最后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大雄,对他的个人成长有好处,所以利大于弊。
我们也可以站在正方角度,列出一份“OREO观点计划表”。比如有的同学的论据是“哆啦A梦的出现使大雄的人际关系受益”,就可以列个这样的“观点计划表”。
每次写议论文之前,都可以列一份这样的表格,在表格里填写自己的观点、论据、例证和结论,让你的观点更清晰,行文更有逻辑性。
当然,一篇文章不一定只有一个观点,你可以一个一个地列出来。
上面是正方观点,你也可以站在反方角度进行辩论。
比如,在崔永元老师的作文课堂上,他是反方辩手,观点是“哆啦A梦对大雄的成长弊大于利”。
崔老师也列出了他的论据:哆啦A梦的出现让大雄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哆啦A梦来了以后,大雄总是依赖它的帮助,导致他缺乏独立成长的空间。
大雄做作业的时候,会吃哆啦A梦给的记忆面包。另外,人在成长过程中,喜怒哀乐都需要自己亲自经历才能体会。但是哆啦A梦每次帮助大雄解决问题,剥夺了大雄的喜怒哀乐,只给了他一个词——“成功”。大雄无法自己独立面对挫折、困难和挑战。
最后,崔老师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哆啦A梦对大雄的成长弊大于利。
崔老师作为反方,也给出了完整的论述过程。
那么,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你是正方还是反方呢?你能把自己的观点说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