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崔永元名师学堂学写作文 > 训练写作技巧1 利用比喻手法将感受无损地传输给读者(第1页)

训练写作技巧1 利用比喻手法将感受无损地传输给读者(第1页)

训练写作技巧1:利用比喻手法,将感受无损地传输给读者

什么叫比喻呢?

比如,你见到了自己很仰慕的一位偶像,你有什么感觉?

你可能会回答:“我感觉很激动。”

但是,激动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其他人没有亲身经历过,其实很难体会到。

所以,在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我们需要用各种各样鲜活的文字描述出来,让别人能明白。

就像一个数据线,在传输文件的时候,用它把电脑和硬盘连接起来,硬盘里的东西就会传输到电脑上了。孩子写文章,要是像数据线一样,写得生动形象,别人一读就能无损传输到脑子里,这就是一篇好文章。

想要实现这样的效果,第一个办法就是比喻。比喻是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例句如下: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玉立的舞女的裙。

2.悲伤是两座花园之间筑起的高墙。

3.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这是三个不同的比喻句。

以下是升级版的气泡图:

在这个气泡图中,左、右两个浅灰色气泡代表着两个不同的事物,白色的气泡则代表着事物的特点。比如,最左边三个白色气泡代表的是左边浅灰色气泡的特点,最右边的三个白色气泡代表的是右边浅灰色气泡的特点,中间的深灰色气泡则代表两个事物的共同特点。

比喻有三个重要的原则:

首先,一定要说清楚两个不同的事物。“我姐姐很会写诗,就像李白一样”,这句话中,“姐姐”跟“李白”都是人,不是两个不一样的事物,所以即便有“像”这个字,它依然不是一个比喻句。

其次,这两个事物要有共同点。

最后,比喻的目的是突出特征。当你表达某个事物的特征,读者不明白,你就要举一个读者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

举几个例子:

1.这孩子哭起来就像警报器一样。

孩子跟警报器的共同点是都能发出声音。孩子哭起来会令人不开心,刺耳的警报器响起来时,也会令人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把孩子的哭比喻成警报器,给人一种害怕和紧张的感觉,也就突出了这个孩子哭得令人心烦意乱。

假设作者挺喜欢孩子哭,觉得孩子哭也是一种可爱的表现,就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了。

2.喷嚏声仿佛炮声,响彻整个树林。

喷嚏声和炮声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声音,共同点是响亮。“响彻整个树林”是为了突出它的音量大,所以选择了“炮声”作为喻体。

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南北朝·佚名《敕勒歌》

“天似穹庐”中的“穹庐”指的是蒙古包。把天比作蒙古包,有人觉得这突出的是一种笼罩的感觉。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天地混沌如鸡子”,讲的是天地混沌一团,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像一个鸡蛋,天包裹着地,提出“浑天说”。

我认为选择蒙古包作为喻体,还有可能因为他就住在蒙古包里,他睁开眼睛一看,蒙古包把他笼盖住了。大草原无比广阔,天地相接,看不到天的边际,人也像躺在蒙古包里面一样。所以,他说“笼盖四野”。

这样的比喻就很贴切,让人身临其境。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在这个解读中,有的同学说,诗中用到剪刀,可以突出柳叶的精致。

有的同学则从发型的角度,说柳枝垂下来的样子像女孩的头发,春风把柳枝剪成很匀称的、好看的发型。这很有意思,说不定贺知章也是这么想的。

还有的同学很有逻辑地解释了这个比喻:柳叶是非常细、非常长的,而且它的叶子边缘还有一些小锯齿,这样的形状只有剪刀才能裁出来。但是贺知章知道,这个肯定不是人为的,所以他就联想到了二月的春风。

比喻的游戏

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