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个人去看了三部电影,整个观看过程的心电图如下,那么哪部电影最精彩呢?
图一:
图二:
图三:
答案是第三部。
我们如何让自己的记叙文给读者第三幅心电图的效果呢?可以尝试用种子法写记叙文。
比如,现在你拿着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最后这个气球爆炸了。你应该如何描写这个过程呢?
首先得找到种子。
我们学过五感法,就不要再说“我很开心”“我很兴奋”“我很紧张”这种概括性的虚语。你要告诉我,你客观地感受到了什么,再告诉我你内心的想法,这两个逻辑是相通的,可以相互印证。
给你提供一份“种子发言表”:
在给气球打气的过程中,每个人找到的种子可能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找到最能触动自己的那一粒。
例1:
气球很小、很轻,它已经被吹得透明了。我觉得我只要一碰它,它就会破。接着我用耳朵听,没爆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爆的时候会发出“啪”的一声。
这是起承转合中的“起”。
我心快提到嗓子眼了。
紧张,这是感受,也是种子。
我想用嘴尝,但我没敢尝;我闻了闻,没闻到特别的气味;我摸了摸,很光滑,会有“刺啦刺啦”的声音。
我想用脚踩,但我害怕把我的脚给弄疼了,我又不敢踩。我想了一下,到底踩不踩?最后,我闭着眼睛跳上去,结果踩破了一个!
感受。
踩完了之后,我平静了下来,我想我以后再也不怕踩气球了。
感受和总结。
例2:
一开始,我打了很久气,都没有爆,所以我就想这个气球会不会韧性很好,是打不爆的。
他的小种子就是关于气球会不会爆这件事。
我从一开始提到嗓子眼的心情,就慢慢落下去了,快要落到正常位置的时候,气球一下子就打爆了。
描写感受,有转折,有变化。
我以前从来都不敢玩气球,就是怕一不留神爆了。这次,我看着一个气球在我眼前爆炸了,肌肉神经就一下绷住了。
描述了感受。
例3:
老师让我去玩气球的时候,我先是观察了一下它,发现它是半透明状的。我拿到的是一个黄色的气球。我看它非常像一只梨,口水就有一点儿想流出来。
我又用手去摩擦它,想听一听它会不会发出什么声音。它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音。我又去闻了一下,发现它还有一股淡淡的塑料味。我又摸了摸气球,它不是特别光滑,有点儿摩擦,有点儿阻力。
有一个同学,在我旁边踩破了一个气球,我吓得往后退。过了好久,我的心情才平复下来,因为以前,我从不会去弄破它。
他的这粒小种子,就是旁边的人在踩破气球的时候。这篇文字里补充了很多细节,作者一直在观察气球。但是突然这个时候,旁边的人把它踩破了,这是心跳加速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