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让写作更好玩儿——工具篇
崔永元说:
前面,我们一直在强调如何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积累孩子的写作素材。但从这里开始,我们会重点说说技巧。
世界正以你无法想象的速度变化着,孩子的写作技巧也应该是不断进步的。
在这个时代,无论你用或者不用,信息技术都在迅速发展。我们已迎来了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的概念在世界上正在成为大家的共识。
在技术的支持之下,信息素养与习作能力又有什么关联呢?
有这样一段话:
信息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特征与习作表达有着先天的内在联系。小学生作文就是写观察、写生活、写想象,写出来就是要与人交流分享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公开“发表”,会促使作者更高标准地写作,得到更大范围读者的及时反馈和评价,刺激更积极的表达兴趣。
信息技术时代的“故事化”表达(以具体人物的经历和体验作为切入点和主线索,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有助于小学生习作训练。在信息时代背景之下,故事性的表达对孩子的习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信息素养无疑正在成为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在未来社会多样的人才需求中,“信息素养”这四个字也是非常突出的。
那么,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呢?
如果从手机的应用看,你会发现可用的App非常多,有些与小学生的写作练习有一定的关联。
以下是我和我的学生常用的一些工具,推荐给同学们。
公共邮箱
公共邮箱是个很早就有的信息交流方式,但是在写作上并没有被所有人利用。
公共邮箱的特点是:成本低,注册即可使用;稳定性强。稍微有一点儿不足就是在小屏幕的手机上操作不方便。
邮箱在习作中有不少好处,在很多方面都能使用到。
1.班级作文库的分类存储。
小学从一年级开始练习写话,三、四年级写长文章。每一年都会写很多篇文章,如果都放在储存箱里封存,就像被贴上了封条一样,无法再发挥作用了。
我们得让它“动”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分门别类,放入班级的作文库中。
比如,一个班有40个孩子,所创作的同一主题的文章放在一起,大家可以资源共享。期末做作文总结的时候,不仅可以看看自己写的作文,还可以看看其他同学写的文章,向他们学习和借鉴。
2.分享、交流、互相借鉴。
分享和借鉴应该成为一种主动意识。成年人查文献和论文,会去中国知网检索。小学生写文章也可以去查,查你的同龄人写的文章,借助班级的文库进行相应的练习。在我的学校里,六年级的孩子是要写小学毕业论文的,写毕业论文之前要有一个资料检索的过程,资料检索就是在校图书馆里查找以往的毕业生论文,看他们研究过什么,是怎样研究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这样,他将来进行高质量的论文写作的时候,就学会了这套体系。
3.资料检索,看见自己及同伴的成长。
人有的时候会因为不断前行,而忽略了往回看,就会有一种错觉。如果回头,就会看到自己的成长路径。
一个人习作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达到的,如果成长的路径能够被自己看到,就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本领长在了哪些方面。
班级邮箱也是资料储存的地方,孩子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路径:一年级时写的那一句话,得到了老师五颗星的表扬;三年级的时候,已经能够连段成篇地写一二百字的小文章了;五年级的时候,看到自己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反省式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利用邮箱建立作文库,与别人共享,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素养。
微信群
微信的特点是高效及时,随手可发布;交互性很强,很容易就能进行回应。
我找到了这样一个微信群:共有80多个人。在这里,孩子们不是为了玩游戏,也不是发作业,而是进行朗诵和编故事。比如,创作童话之后,自己抑扬顿挫地讲述,然后在微信群里进行分享。
老师可以逐一进行点评和回复,孩子们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家长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微信群的一种用途。
微信群的交流非常方便快捷。如果是在班里,40多个同学一个人讲一个故事,两节课就过去了。但是在微信群里,你可以在回家的车上听,也可以在回家的车上编故事。看电视的时候,坐在沙发上就能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微信群的管理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