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离开前请叫醒我是什么书 > 我们挥手告别(第2页)

我们挥手告别(第2页)

我执意要请他吃顿好的,他硬是推辞了。

后来老陆就成了我在堪培拉最好的朋友。

他住在学校附近,有时候通宵赶作业我们都往他家里赶。一个作业组一般是四个人,所以我们四个人每次做完作业都会在他家打会儿牌,我也是在那时学会了一种很好玩的牌:掼蛋。

掼蛋需要两个人一组,我每次都和老陆一组,每次都被他扯后腿。那时临近期末,老陆一咬牙,说:“我要闭关一个月,一个月后考完我再出关,到时候我们杀个通宵。”

老陆考完毕业,没选择读研。他临走前我们送他,打了一晚上掼蛋,一早把老陆送到机场。快到机场时,我们拿出一壶酒,说:“要走,先干了这杯。”老陆说:“你们这还让我飞吗?”

我说:“就喝一口,你既不开飞机也不打飞机,有什么好怕的。”

老陆跟我们干了那杯酒,在机场跟我们告了别。

之后我自己忙着毕业,很少跟老陆聊天。本来约好回国见,可再也没见成。

后来想想还好我们一起打的最后一局掼蛋,我赢了。

跟我失去联系的,远不止他们两个。

以前说好要一起看世界杯的哥们儿,以前每天蹲图书馆时总是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地点的姑娘,熬夜通宵一起买红牛的组员,有阵子每天早上都给我打电话的姑娘,居然都跟我失去了联系。

我离开堪培拉时,曾经跟关系不错的姑娘约好互相寄明信片。回国后我到处跑,居然把这件事忘了。2014年6月我妈给我发微信说收到了一张明信片,我看了一眼字迹,没想到她居然还记得。

邮戳不是澳大利亚的,想着她应该去了英国,又想着照着原地址回寄一张,才发现明信片上没有留下她的地址。

很多画面在我的脑海中定格,变成黑白电影,我记不清那些画面是什么颜色。

有时我能很清晰地想起一些片段,有时我又会突然想不起记忆里的人长什么样子。

慢慢地,我也很少想起这些了。

今天我看了《速度与**》,是的,看得有些晚。关于电影我有千万句话想说,想说曾经和朋友在夜里把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当时我们都无比羡慕电影里的角色。可最让我有感触的,还是片尾曲响起的时候。

Seeyouagain。

人到了二十多岁,生命就开始不断地做减法,有时它会用这么残酷的方式提醒你,要学会珍惜。有时它也会让你后知后觉,原来你已经和某些人见过最后一面了。而有些人,是你自己把他弄丢的。想说的“对不起”,想说的“谢谢”,都来不及也没办法再说了。

这些年我和曾经的挚友失去联系,也和曾经偷偷喜欢的姑娘失去关联。曾经习以为常的东西被时间变成了奢侈品,比如常常聚会,比如有个午后的闲暇时光,比如能遇见一个让你全心全意付出的人。

好像从没有认真告别过,却又好像一直都在告别。我们总是毫无缘由地相信友情这东西可以打败时间,最后却又被时间打败。我们总是在分别的时候说着保持联系的话,以为可以常来常往,却发现最难的竟是保持联系。

离开太久的人,已经久到不知道该怎么联系,怕开口变成客套的寒暄。也不是多想念,就是希望每个失去联系的人都能过得好。如果有机会还能再见面,一起去喝一杯,一起去吹吹风,再聊聊这些年的故事。

我多么希望他日我提着老酒,你们还是我的老友。

在跟这么多人失去联系之后,我学会珍惜了,虽然有些后知后觉。

这几年我一直东奔西走,去北京去武汉去上海再去墨尔本,好在身边还有那么多人陪着。我难过时可以找他们吐槽,不爽时跟他们一醉方休,不管多远都能保持联系。

这些人,我再也不会轻易弄丢了。

我感激每个在我生命里出现过的人,我知道他们都是我的一部分,让我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还陪伴在身边的,常来常往,保持联系。

在路上走散的,原谅我只能在心底和你说声“再见”。

就像后来的明信片上写着的那样:

“愿我们在彼此看不到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