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紫禁城里的秘密 > 骑在皇帝脖子上的国舅爷(第1页)

骑在皇帝脖子上的国舅爷(第1页)

骑在皇帝脖子上的国舅爷

1923年的一天夜里,紫禁城里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正准备就寝,就听一个太监禀报,当天夜里养心殿的房梁上有人向下窥探。溥仪大惊,连忙让人在宫中搜寻了半天,最终连个人影儿也没找到。溥仪十分担心有人图谋不轨,整整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

第二天早晨,溥仪就下了一个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命令,他要亲自上养心殿的屋顶探查一番。虽然皇后婉容与众太监宫女极力阻拦,但溥仪还是没有收回皇命。他命人拿来竖梯和裹脚的白布,让太监将白布裹在自己脚上,腰上拴上绳子,顺着梯子爬上了养心殿的房脊,在房脊的南侧和北侧蹿来蹿去,又爬到了养心殿的殿脊上面,把底下所有人都吓得直冒冷汗,生怕皇帝摔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虽然什么嫌疑人也没有发现,但皇帝上房的新闻一下子成了那天宫中议论的话题。其实,当时除了溥仪之外,还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也和溥仪爬到了养心殿的房梁上,而且上房梁找人的主意,也是这个小男孩给溥仪出的。他名叫郭布罗·润麒,是皇后婉容的弟弟,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位国舅爷。

郭布罗·润麒可能是两千多年封建王朝里唯一一个敢骑在皇帝脖子上的人,不过从他的眼神中丝毫看不出畏惧,反而散发出孩童的狡黠与天真。那么,这个年仅十来岁的小国舅爷,为什么能够得到如此殊荣呢?这与润麒所在的特殊家族不无关系。

润麒的家族郭布罗氏,在清朝晚期是个十分重要的名门望族。润麒的曾祖父长顺将军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重臣,死后入祀贤良祠,为这个家族争得了世代的荣耀。从润麒的祖父开始,郭布罗氏家族就与满族最高统治者建立了世代姻亲的关系。润麒的父亲荣源所娶的两任夫人,也是出生于皇族,尤其是润麒的生母更是晚清重臣贝勒毓朗的二女儿爱新觉罗·恒馨,身份十分尊贵。而润麒的姐姐被册封为皇后,更将郭布罗氏家族的地位推向了贵族家族的顶峰,作为弟弟的润麒与溥仪关系自然就十分亲密。不过润麒能得到溥仪的特殊待遇,不仅仅在于他的家族原因,还因为润麒天生就是率真单纯的性格。

1922年,润麒的姐姐婉容被册封为皇后,成了清朝的末代皇后。润麒的父亲荣源被封为承恩公,年仅十岁的润麒也沾了姐姐的光,被赏赐二品官员才能佩戴的红顶子和三眼花翎。第二年的春天,润麒跟随父母一同进宫谢恩,因为是头一次觐见皇帝,润麒母亲特意在家里教了他宫里的规矩,对于宫中的繁文缛节,小润麒觉得十分腻烦,同时也把皇帝溥仪想象成一个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形象。然而,当他在养心殿见到溥仪,恭敬地趴在地上磕头后,却听到溥仪说了一句:“摘了帽子吧。”润麒摘下帽子抬起头来,竟然看到皇帝溥仪正亲切地笑看着他,这让润麒顿时心中轻松了许多。溥仪接着问润麒:“你平时喜欢什么?”润麒便直率地回答说喜欢爬树、抓小动物等。溥仪一下子对这个似乎没大没小、天真率直的小润麒产生了好感,因为长年的宫中生活使他觉得实在太枯燥无味了。

1912年2月12日,年仅六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在隆裕太后的代表下颁布了退位诏书,正式宣告清朝灭亡。根据当时南京民国临时政府给予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仍然享受皇帝的待遇,只是被软禁在紫禁城里,不得外出。溥仪大婚以后,这个帝王家庭成员仅仅只有六人住在占地72公顷的巨大紫禁城中,除了溥仪、皇后婉容、淑妃文绣外,就只有三位先帝留下的老太妃。清朝几百年来留下的祖训,皇宫里的帝后妃嫔们,行为举动都有严格的规范,更不许随意走动。溥仪从小身居宫中,除了每日枯燥的学习和跟长辈请安之外,就只能与一些太监相处。虽然偶尔曾经王府家中的弟弟妹妹能进来会亲,但对于一个青春年少的男孩来说,实在是太拘束沉闷了。而润麒正是混沌未开、天真烂漫的年龄,那种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状态,无疑最能刺激溥仪,一下子就成了他宫中生活的解药。于是此后溥仪便经常将他召进宫中,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才放他出宫。

●从左至右为润麒、溥仪、溥仪父亲载沣、润麒父亲荣源、溥杰

●溥仪爬上房顶

溥仪召唤润麒进宫时,总是直接给他的母亲打电话,润麒母亲担心耽误了他的学习,总以一些巧妙的理由回绝,但溥仪却想出一条对付岳母的妙计。他命人赏赐给润麒四匹御马,这在当时被称为“传朝马”,按照规定被赏的人必须要进宫谢恩的,这样润麒的母亲就无法再阻拦了。

润麒陪伴在溥仪身边的时候,渐渐也感受到身为皇帝所享受的天子生活,只不过润麒觉得与他的想象相去甚远。比如皇帝溥仪所享用的一日三餐,远没宫外传说的百八十样,以比较正式的午餐和晚餐为例,也就只有十几种,后来竟然渐渐减少到八九种。尝过这些御膳后,润麒也觉得这些宫廷菜与民间菜肴并无多大区别,只不过做得比较精致罢了。与润麒的体验恰巧相反,溥仪倒是对听润麒讲宫外的趣事十分感兴趣。就这样,润麒成了溥仪最亲密的玩伴,他们一起在紫禁城里做出了不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

有一次润麒与溥仪聊天,说起了他在家中的一个新鲜玩意儿——自行车,不仅在家里骑,而且还骑着去香山游玩。溥仪很感兴趣,便也让人从宫外购买了几辆外国进口的自行车,并特意在养心殿开辟出一个练习场,让润麒教他学骑自行车。没过两天,溥仪就对润麒抱怨说:“我怎么就不如你,骑自行车,逛香山,我非但跑不出紫禁城,就是骑车上一趟御花园也得上下好几回折腾。”溥仪说的折腾就是宫门的那些门槛,原来溥仪在骑自行车时觉得宫里的门槛太多,每过一道门槛都要下来,搬着车过去,实在太麻烦了。

润麒告诉溥仪,他们家为了方便骑自行车,把自家门槛给锯了,然后给溥仪出主意,让他干脆把紫禁城里的门槛也锯掉。溥仪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下令要将紫禁城的门槛锯掉,太监宫女们听了连忙阻拦溥仪,说锯掉门槛可是大不吉利,那样老祖宗留下的好风水就被破了。可溥仪不管那一套,非锯不可,短短五天之内,就把御花园通往养心殿的门槛都锯了。这下溥仪终于可以畅通无阻地骑自行车了,他不但自己骑,还邀请皇后婉容一起学着骑,一时间宫中迎来了久违的欢笑与热闹,打破了清朝灭亡笼罩在紫禁城上空的阴霾,也给退位已久、在深宫中百无聊赖的溥仪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

溥仪听了润麒建议把紫禁城门槛锯掉的事引来了清朝很多皇族的不满,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大事,尤其是引来了紫禁城中敬懿、荣惠两位老皇妃的不满。不久后的一天,两位太妃突然来到皇后婉容的宫中。当时紫禁城中一共有三位老太妃,分别是同治皇帝的遗孀敬懿、荣惠太妃,和光绪皇帝的遗孀端康太妃。按照当时的规定,溥仪、婉容、润麒等作为晚辈,需要每天前去三位太妃的宫中给她们请安,她们从来不会到溥仪等晚辈的宫中。这次两位太妃破天荒突然来到婉容宫中,让婉容感到十分惶恐,隐隐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

●婉容与溥仪弟弟妹妹们合影,前排右二为少年润麒

婉容小心翼翼地将两位前辈引到房间坐下,敬懿太妃就绷着脸开口说道:“皇后可要劝劝润麒,小小年纪,别让他由着性子闹。他竟然给皇帝出主意锯门槛,若是锯断了风水,那是闹着玩儿的吗?”婉容一句话也不敢说,接下来敬懿太妃又开始数落婉容,说皇帝年轻,婉容作为皇后应该时时提醒皇帝,言语间指责婉容没有尽到皇后的责任。一旁的荣惠太妃也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敬懿太妃的说法。婉容不敢多言,只是从侍女手中接过茶杯,给两位太妃上茶。敬懿太妃见婉容没有明确的态度,更加生气,她大声数落道:“我们两个老姐姐今天不顾身份,到皇后这里来,就是想让皇后劝劝皇帝,外边闹翻了天,但这皇宫里面还是清朝的天下,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祖宗家法!”

这回婉容终于忍不住了,她反驳敬懿太妃道:“承蒙皇额娘看得起婉容,只是婉容初来乍到,摸不准皇上的脾气,皇额娘是从小看着皇上长大的,想必比我清楚。你皇额娘都管不着皇上,何况我呢?”敬懿太妃气得脸上白一阵红一阵,她生气地回道:“皇帝你劝不动,自家兄弟你总可以管管吧!皇后乃六宫之主,寻常百姓家还讲个妻贤夫祸少呢,一个皇帝就够让人操心的了,这回又添了这么个国舅爷!”说完这些,两位老太妃便在宫女的搀扶下满腹牢骚地走了。

润麒当时并不知道,因为他的调皮,惹来老太妃对婉容的责备。他更不知道,其实这责备背后,隐藏的是紫禁城深宫之中的权力争斗。而润麒他们家从开始让婉容参与选后,就已经无可避免地进入了这纷争中。两年前,溥仪十五岁,王公近臣和宫里三位太妃决定为溥仪选后,满蒙旧臣、贵族之家的千金小姐们很快就展开了一场空前绝后的争夺。

关于这次选后,说到底是围绕六宫之主皇后宝座的一次权力之争。在旧臣之中,主要分为两派势力,分别是溥仪的六叔载洵和七叔载涛,而宫里又分为同治派敬懿、荣惠两位太妃,以及光绪派端康太妃。载洵与敬懿、荣惠两位太妃联手推荐了出身普通的鄂尔德特氏家族的女子文绣,而载涛和端康太妃联手推荐了与爱新觉罗关系更紧密的婉容。最终,载涛和端康太妃在这场权力争夺战中获胜,溥仪最终册封婉容为皇后,立文绣为淑妃。因此,婉容进宫后,自然不受推荐文绣为皇后的两位太妃待见,这一次也是借机故意为难婉容以及支持她的端康太妃。

润麒最终也没有因为锯门槛的事情受到任何处罚,反而由于深受溥仪喜欢,终日陪伴左右,成了紫禁城里受众人瞩目的贵客。他经常陪溥仪到宫中三位老太妃宫中请安,去得最多的则是端康太妃,也就是推荐姐姐婉容做皇后的永和宫。在进宫之前,润麒听大人们说,端康太妃管教十分严厉,很有当年慈禧老佛爷的风范,但在他看来,端康太妃却是一个脾气极好的老太太。

一次润麒陪溥仪去给端康太妃请安,因为无聊带了一个硬纸壳折成的小斗,趁着溥仪与太妃讲话的时候,悄悄走到太妃身后,“啪”地一甩,吓了太妃一跳。溥仪故作愤怒地瞪了他一眼,但太妃并没有责备润麒,还面露怜爱之意。润麒见太妃并没有生气,又在纸斗里面装了不少绞碎的纸片,又在太妃面前一甩,纸片纷纷掉在太妃身上。这时,溥仪大声责怪润麒:“你在我额娘面前怎么撒纸钱儿啊?”润麒根本没想到溥仪竟会这样说,以为闯了大祸,吓得一声也不敢吭。没想到溥仪接着又说了一句听起来像是责备、其实话里有话的话:“死人才撒纸钱儿呢。”

●庄士敦(左一)和溥杰(左二)、润麒(右二)、溥仪(右一)在御花园里游玩

●婉容和弟弟润麒

其实,润麒哪里知道,溥仪这颇有深意的几句话,其背后同样代表着残酷的皇家政治斗争。端康太妃是光绪皇帝的嫔妃,在隆裕太后死后,极力想通过控制小皇帝溥仪达到控制清朝的目的。当年年幼的溥仪曾因不满被端康太妃管教,公然与她争吵,最终导致溥仪母亲和祖母被罚跪,溥仪母亲自杀身亡。而宫中的溥仪就算再仇恨端康太妃,也无法对这位光绪帝的遗孀如何,只能将逼死生母的仇恨藏在心里,还要维持表面的恭敬。而端康太妃也是一位城府极深的人,对溥仪极具讽刺意味的话,她竟然像根本没听见一样,很自然地拿话岔开了。但这中间的缘由,润麒却并不清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