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高中学生必读篇目 > 第一论英雄的旅程谈成长与蜕变(第2页)

第一论英雄的旅程谈成长与蜕变(第2页)

童年李惠绵,蹲地而行。

回想你大一初试啼声,夺得台大文学奖散文奖冠冕,永远的室长张碧惠学姐曾问:“惠绵!你也能写作,怎么不妒忌简媜呢?”我说:“啊!似乎应该妒忌,证明简媜不是庸才!”试想,如果当年被妒忌蒙蔽,焉有昔往今日的生命对谈?

2。召唤

【简媜】

惠绵,在朝向老天早已为我们准备好的那条路之前,你是否听到“召唤”?

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那是一个美好的启蒙日。念小学的我独自走田埂回家,踩着无忧的步伐,沉醉在与天地同欢的快乐里。不知怎地,我开始加速跑起来,一面念自己名字取乐,越来越快的步伐呼应越来越大声的叫唤,瞬间,我叫不出自己名字——脑中一片空白,无法举步。像遭受雷击,非常惊恐,两三秒后恢复正常,可是这经验太震撼了,仿佛,那名字所指涉的人不是我。那么,我到底是谁?

另一次发生在十三岁,父亲的丧礼上。盛夏酷热,出殡队伍绕行至罗东市场让他的朋友能目送一程。我与弟弟妹妹披麻戴孝、捧斗执幡,步行过久俱感疲累,挤坐在小货车后车厢。因连日守灵欠眠加上繁复的丧仪,以致在烈日与哀哭双重折腾下我濒临昏厥边缘,猛然,一个清晰的声音进入脑海:“有一天,我会写出来。”我吓醒了,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乐队引导的出殡队伍及那口描花棺木,看着囚笼般无尽的稻田。这个声音太重要了,它必须像一个收集古董的行家般矫健地把所有宝物收拢起来,藏入内心深处的库房,它擅自响应命运的“召唤”,启动了“旅程”。

美国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JosephCampbell)在《千面英雄》写道:“英雄自日常生活的世界外出冒险,进入超自然奇迹的领域,他在那儿遭遇到奇幻的力量,并赢得决定性的胜利,然后英雄从神秘的历险带着给予同胞恩赐的力量回来。”

多么幸运,刻骨铭心的启蒙日在那么小的年纪到来,而我听到了这么珍贵的“召唤”:去做自己生命中的英雄。高三,我决定当一个作家。

惠绵,上天对你我是用了大力气来厚爱的。若我们早生十年,再怎么努力也踏不出村界,我们不可能识字,不识得文学、戏剧、哲学、艺术,只识得人生有那么多做不了主的遗憾。生命本就内含残缺与痛楚,这是你我自幼就尝受的,但这些不应是生命的全部。内在的“英雄性格”,使我们面对屈辱与伤害能自行刮骨疗伤、寻求复原。旅程绝对不能停止,我们必须把生命带到能产生意义的地方,愿意穷毕生之力,忠诚地去完成“使命”,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荣耀。黑暗只是尚未诞生的光明,我们很早就跟它打交道,用尽童女身躯的力气把霉臭的黑暗拖到阳光下晒一晒。不得不如此。因为我们知道,面对足以吞噬生命的困境,英雄要不是死在战场上,就只能有一个结果:“赢得决定性的胜利。”

【惠绵】

人生有三样身不由己,生、死与身形样貌。十三岁的你,父亲因车祸亡故;十个月大的我,来不及注射疫苗而罹病,彼此各增添一笔身不由己的巨大变数。简媜,如果你没有遭遇失怙的风暴,如果我没有罹患小儿麻痹症,我们是否能编写出今日的生命剧本?是否能听到内心深处的召唤?

十岁的简媜,呼叫自己的名字,自问:我是谁?作家独特的禀赋,让我联想改形托生的变形神话。炎帝之女游于东海溺而不返,不甘心死亡的命运,乃化为一只黑身白嘴红脚的精卫鸟,每天呼唤自己的名字。一声声,证明自己不死。

对我而言,召唤的起始一点也不哲学,纯然出自抗拒性的对话。三姑六婆心疼:“生得水当当,可怜带着这款身命。”我生气:“不要你们可怜!”三姑六婆恼怒:“哎哟!刺耙耙(凶巴巴)!以后没人会养你。”我高声回话:“甘愿饿死!不靠人养!”这是五六岁的幼年对形残命运的怒吼!虽不曾歃血为盟,竟成为自己立下的军令状,奋力杀出重围求生。

第一次是七岁。母亲因我匍匐不能自行如厕,又恐受人嘲弄,没让我上学,我哭了两周。有天看到姐姐的拖鞋,一个不需要拖鞋的孩子,天外飞来神思穿上它,开始学习平稳蹲地,然后用手掌抓住鞋面,左一步、右一步蹒跚挪移。我学会蹲着走路,兴高采烈“走”到母亲面前,仰头呼喊:“阮会走路了!阮要去读册!”母亲蹲了下来,频频点头,泪眼盈眶……你为《用手走路的人》写序,提及曾取拖鞋模仿:“才走五六步即有濒临溃倒之感”。简媜!当你偷学蹲地行走时,或已注定惺惺相惜吧!

第二次是初三初冬,意识到在仁爱实验学校绝无能力参加高中联考,请求转学回下营初中升学班。母亲反对,父亲悄悄寄来印章,赵老师请假南下陪办手续、整理行装,送我回乡。

第三次是初中毕业,母亲希望我学一技之长,比如打金子、学刻印(幸好双腿无力,否则会增加学裁缝)。我向赵老师呼求,带我参加北区联招,这是一场家庭革命。多么巧合!你也毅然决定到台北考高中。彼时,我们已经同在台北的星空下,终于在台大相逢。

六十年代,惠绵与父母、兄姐摄于自家杂货店前。

1972年振兴门口,赵老师相送,从此守护一生。

我不知道一路过关斩将与争取独立自主是否有必然关联,但明确知道,生命蜕变历程是连续不断的“选择题”。性格固然决定命运,我更深信人生十字路口的危机意识与果断抉择,必可改写命运。由于强烈的求知欲,不断向学术山岭攀登,克服难于山、险于水的障碍环境,竟不知不觉朝向“大学教授”之路。从“不靠人养”的誓言,到恐惧面对求职的挫败,而后将学校视为避风港,终于找到停泊战船的港口。这一段烽火烟尘的征战之旅,如此刻骨铭心。

简媜!当你以英雄冒险的气概驰骋于作家之路,当我披上盔甲朝向学者之路,开疆辟土以回应命运召唤,宠溺我们的赵老师为这一段奋斗做了评论:“你们的名字会刻印在文学创作与学术著作的青史,即使来生化为精卫鸟,也会有人不断呼唤你们的名字。”

热门小说推荐

小阁老
三戒大师小阁老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