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故事梗概 > 第二部 死酷党人(第1页)

第二部 死酷党人(第1页)

第二部 死酷党人

一 此人

1875年2月4日,天寒地冻,吉尔默敦山峡谷中堆满积雪。但是,因为开动了蒸汽扫雪机,铁路仍然比较通畅,煤矿和铁工区相联结的这条漫漫长路上的夜车,缓慢地从斯塔格韦尔平原,轰隆隆地爬上陡峭的斜坡,朝着维尔米萨谷口的中心所在地维尔米萨镇驶去。火车行驶到这个地方,向下行驶,路经巴顿旨路、赫尔穆代尔,到达盛产农产品的美尔顿县。这是单轨铁路,可是从每条支线上不计其数的满载着煤和铁矿石的货车可以看出,这里的矿藏非常丰富。这丰富的矿藏把无数的粗野的人吸引到了美国这个最荒凉的角落里来,于是这里开始热闹起来。

以前这里极其荒凉。第一批详细考察过这里的开拓者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风景如画的大草原和水草茂盛的牧场,竟然比不上这到处是黑岩石和茂密森林的不毛之地。山坡上是黑压压的见不到太阳的密林,再往上是挺拔的光秃秃的山顶,两边则是白雪和参差的岩石,驶过曲折蜿蜒的山谷,这列火车正在向上迟缓地爬行着。

前面的客车刚刚把油灯点上,一节破旧的长车厢里坐着二三十个人,其中大多是工人,他们在深谷底部劳累了整天,现在坐火车回去休息。从他们满面的尘垢以及携带的安全灯来看,这里面至少有十几个人是矿工。他们坐在一起吸烟,小声交谈,不时地打量一下车厢对面的两个人,那两个人身上穿着制服,佩戴着徽章,说明他们是警察。

客车厢里还有其他的旅客,几个劳动妇女,一两个或许是当地的小业主,此外,还有一个年轻人独自坐在车厢一角。由于他和这个故事密切相关,因此值得详细描述一下。

这个年轻人气宇轩昂,中等身材,也就三十岁左右。一双充满幽默感的灰色大眼睛,好奇地转个不停,透过眼镜片打量着四周的人们。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一个很会交往、生性率直的人,喜欢和所有的人交朋友。每一个人也都能马上发现他那善于交际的品性和健谈的特点,他很机灵,并且常常将微笑挂在脸上。可是假如近距离地观察一下,就会从他双唇和嘴角看出他的刚毅果敢、意志坚强来,从这些可以判断出这个人思想深邃,而且这个长着一头褐色头发的年轻活泼的爱尔兰人肯定会在他所在的社会中出类拔萃。

这个年轻人试着和离他最近的一个矿工搭了一两句话,但对方的回答简短而又生硬,话不投机没法继续交流了,年轻人不快地看着窗外,这时外面的景色逐渐暗淡下去了。

当然这景色不能令人兴奋。天色越来越暗,山坡上闪烁着炉火的红光,矿渣和炉渣堆积得到处都是,隐隐地立在山坡的两侧,煤矿的竖井也高高地耸立在上面。沿线散落着低矮的木屋,窗口灯光摇曳,隐约能看清楚轮廓。偶尔显现的车站上站满了皮肤黝黑的乘客。

维尔米萨区盛产煤铁的山谷,不是有产阶级和文化人经常光顾的地方。这个地方到处是为了生存进行最原始的挣扎而留下的残酷痕迹,到处都进行着原始的笨重劳动,从事劳动的都是性情粗野、体格健壮的工人。

年轻人远远望着这小城镇的凄凉景象,脸上流露出了不悦和好奇的神情,这说明这地方对于他并不熟悉。他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来,看看它,然后在信的空白处草草地写下一些字。有一次他又从身后掏出了一个东西,像他那样温和的人能有这个东西真难以置信,因为那是一支最大号的海军用左轮手枪。在他把手枪侧面朝向灯光时,弹轮上的铜弹闪着亮光,显然枪内装满了子弹。他迅速地把枪放回口袋里,可已被一个邻座的工人看到了。

“喂,老兄,”这个工人说道,“你似乎很谨慎啊。”

年轻人不自然地笑了笑。

“是啊,”他说道,“在我来的那地方,有时它能派上用场。”

“你从哪里来的?”

“芝加哥。”

“你对这里还很陌生吧?”

“是的。”

“你会发现在这里它也能派上用场。”这个工人说道。

“啊!真的吗?”年轻人好像很感兴趣地问道。

“你没听说这一带出过事吗?”

“我没有听到什么令人觉得惊讶的事。”

“怎么会?这里出的事多如牛毛,不用多久你就会听个够。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我听说在这里只要想干活儿谁都能找得到活儿干。”

“你是工会里的人吗?”

“是的。”

“那你也会有活儿干的。你有朋友吗?”

“目前还没有,可是我有办法交朋友。”

“怎么交?”

“我是自由人会的成员,任何一个城镇都有它的分会,只要有分会我就能交到朋友。”

这一番话对对方震动很大,那工人满腹狐疑地扫视了一下车上的其他人,看到矿工们仍在低声地交谈,两个警察正在打瞌睡。他走过来,紧挨着年轻人坐了下来,伸出手来,说道:

“把手伸过来。”

两个人握了握手对暗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