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晚清皇室老照片 > 中国最后的太监孙耀庭(第1页)

中国最后的太监孙耀庭(第1页)

中国最后的太监孙耀庭

1933年前后,“伪满洲国”的皇宫里传出了阵阵哀号声。原来是“伪皇宫”里的太监在挨打。只见一个管事太监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竹板,正在猛打一个太监的手心。就在这时,溥仪闻讯赶到。原来在“伪满洲国”时期,溥仪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他仅仅只是一个被架空了的“傀儡”,所以溥仪心中十分压抑,为了发泄不满,他对自己“伪皇宫”里的太监十分残暴。一个太监仅仅只是因为没有举报一件小事,便在溥仪不知道的情况下被痛打一顿。然而,溥仪知道这位太监被打后立刻赶来制止,并且亲手为其擦药。这个太监就是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的孙耀庭。

这不寻常的一幕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溥仪在“伪满皇宫”做傀儡皇帝的时候,喜怒无常是人所共知的。那段时间,他对太监们极其暴虐,打骂都是最轻的惩罚。然而,此时的溥仪竟然亲手为一个曾经在他眼中一文不值的太监上药,这实属罕见。

然而,没过多久孙耀庭便因肺病,离开了溥仪的“伪皇宫”,而他心中却有着劫后余生的庆幸。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对一个太监如此关怀?又是什么让备受照顾的孙耀庭离开溥仪后反而感到庆幸呢?

孙耀庭出生在天津静海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时家里虽然穷,但是还可以勉强度日,家里并没有让他“净身”入宫的想法。然而,家里的一场变故却将他推进了太监这个“无边的深渊”。

就在孙耀庭一家为生计忙碌的时候,一个村里的恶霸看上了他们的一块土地。为了霸占这块地,那个恶霸竟然伪造了文书,说孙耀庭家已经将土地卖给他,致使孙耀庭一家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孙耀庭的父亲气不过就找恶霸“理论”,双方吵了一架,最终结下大仇。后来,恶霸诬陷孙耀廷的父亲放火,甚至还贿赂官员,孙耀廷的父亲含冤入狱。孙耀庭的哥哥得知此事,便闯进恶霸家里要自杀,结果反倒被关进了大牢里。孙耀庭一家蒙此大冤,却因为无钱无势,只能忍气吞声、流落异乡。不过幸好,此案不久便不了了之,孙耀庭的父亲和哥哥被放了出来,一家人终于在异乡团聚。

这件事在孙耀庭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为了报仇,为了让家人能够过上好日子,孙耀庭选择了太监这个职业。

因为家里穷,又没有关系去“打点”负责“净身”的“慎刑司”老爷,所以孙耀庭只能私自“净身”。

虽然当时很多穷人家为了能生存、有机会发达,给家里的孩子私自“净身”。但是,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因私自“净身”而引发感染患病夭折的孩子不在少数。只要操作失误、调养不当,孙耀庭便会丧命。可以说,他这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赌家人的未来。即便这样,无奈的父亲在孙耀庭的一再坚持下,也只能含泪自己动手为孙耀庭“净身”。其实,这并不是孙耀庭一时心血**,他这么做是因为受到了“小德张”的巨大影响。

1907年的一天,当时的天津运粮河畔热闹非凡。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争着来看“小德张”回乡耀祖。据说小德张不但要邀请全村人吃肉馅包子,还要请戏班唱上三天的大戏,这让当时连顿饱饭都吃不上的人们羡慕不已。

“小德张”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儿时因家贫私自“净身”,后辗转进宫当了太监,又因其为人机灵、八面玲珑,不久便深得慈禧的喜爱,身价倍增。是当时很多贫穷人家孩子无奈的向往、畸形的榜样。当时,很多穷人就会给家里的孩子私自“净身”,梦想着能够进宫伺候皇上,从此一步登天。

在观看“小德张”返乡的人群中就有时年6岁的孙耀庭。孙耀庭觉得自己只有像“小德张”一样去伺候皇上皇后才能飞黄腾达,为家人报仇,给家人一个美好的未来。就这样孙耀庭咬着牙走了一趟“鬼门关”。然而,就在孙耀庭私自“净身”成功、身体刚刚恢复过来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宣统皇帝退位。

1912年,迫于各方面的压力,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宣统皇帝溥仪退位。皇帝都退位了太监还能有什么前途,听此消息一家人痛哭不止,孙耀庭也禁不住瘫软在地。

孙耀庭因“净身”导致他体质特殊,即使痊愈也无法干重体力活。于是父亲只好让他去私塾读书,希望这样能让儿子的未来有些许希望。聪明伶俐的孙耀庭也没让父亲失望,成绩不凡,老师甚至有意收他为徒,教他学医救人之道。然而,由于封建思想的禁锢,孙耀庭一家人仍然对皇族抱有希望。即使是宣统皇帝退位了,他们依然希望孙耀庭能够进宫伺候皇上皇后,借此一步登天。终于,孙耀庭等来了他“入行”的机会。

孙耀庭15岁这年,在家里一位远亲的帮助下,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京城。

然而,孙耀廷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因为虽然皇帝退位了,但是皇宫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没有门路,他依然进不去紫禁城,更没机会靠近皇上皇后。

孙耀廷只能在亲戚的介绍下进入载涛的府中做事。孙耀廷心中明白,这也许能够成为自己进入紫禁城的跳板。

于是孙耀庭便走进了“皇叔”载涛的府中。第一次走进深宅大院的孙耀庭,被载涛府中的华丽所以吸引,看着那些高大的门楣一时之间愣了好久,最后在介绍人的催促下才缓过神来。

孙耀庭来到载涛府时载涛正好在家,家里新招来一个太监载涛当然要见一见了。第一次见到达官贵人的孙耀庭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只能像介绍人说的那样一直在磕头。载涛见到孙耀庭老实淳朴,不但收下了孙耀庭,还赏了孙耀庭一床新的铺盖。

●婉容在紫禁城骑自行车

●孙耀庭

就这样,孙耀庭在载涛家当上了小太监,主要负责在内院干些杂活。在载涛的府中,孙耀庭学会了很多规矩,比如:见人要行礼;见到不同的人还要行不同的礼;主人下命令的时候不能说“唉”,要说“嗻”;对主人不能称你,要称您,等等。在一个15岁的孩子眼里这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世界。其实孙耀廷心里明白,载涛家学习的那些“规矩”会为他走进紫禁城,靠近皇上皇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载涛的府中,载涛这位著名的京剧票友甚至还教会了孙耀廷一些简单的“武生”动作,比如翻跟头、劈叉等。

然而,孙耀廷心中却一直向往着紫禁城。因为皇帝退位,清政府覆灭,清朝贵族们的生活清一色地进入困难期,载涛的收入也大不如前了。孙耀庭在载涛府里挣的钱也是少得可怜,所以孙耀廷一直认为进了紫禁城会比在载涛府中要好得多。载涛府中加上孙耀庭也仅仅只有四个太监,就证明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在这位“皇叔”的府中,孙耀庭还知道了很多宫里的事情。

比如,载涛府中的下人每天只吃两顿饭,而且每天第一顿都一定要吃面条。这件事让孙耀庭的人生第一次体会到对某种食物的恐惧。因为载涛府中几乎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起初,由于孙耀庭以前没怎么吃过面条这么高档的食品,所以觉得挺好的,然而时间久了便受不了了,最后甚至想起面条来就会反胃。而载涛呢,却乐于此道,甚至还亲自下厨。后来,孙耀庭得知吃两顿饭是载涛为了保持和宫里一样的规矩。至于为什么每天都要吃一顿面条,他就一直不明就里了。

不久后,载涛得知孙耀庭读过几年私塾,便让孙耀庭陪他读书写字。一次,载涛在书写《千字文》的时候写到“如凤来仪”,他的“仪”字少写了上面的一点。孙耀庭自认读书不多,但是这个“仪”字还是认识的,憋了好久,终于忍不住想提醒载涛,又觉得直接说不太合适。于是他大声念了出来“如凤来仪”,想让载涛自己发现,结果载涛完全没有反应。孙耀庭想了好久,最后鼓足了勇气对载涛说:“爷,这个‘仪’字写错了”。载涛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也不说话,继续写字。孙耀庭看到载涛的表情,感到奇怪,以为载涛没明白他的意思,于是又说了一遍。载涛不以为然地对孙耀庭说:“我没有写错,不信你去问‘奶奶’”。孙耀庭好奇,于是转身就去问载涛的夫人,夫人笑着对孙耀庭说:“这是避‘圣讳’,你得学着点,这要是上了考场,写错了可要杀头的。”一番话说得孙耀庭直吐舌头。

一个错字,又让孙耀庭对皇宫内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孙耀庭的不断成长,他对于那些“规矩”,已经掌握得无比纯熟了。他觉得自己离紫禁城、离皇上皇后更近了。因为孙耀庭心里明白,在载涛府中做得再好也始终无法成为第二个“小德张”,他只有走进紫禁城,去服侍皇上皇后才有机会成为人上人。然而,一件事的发生却险些葬送了他的“前程”。

●慈禧(右二)扮观音,李莲英(右一)扮善财童子

一天,载涛借故亲手剪了孙耀廷的辫子。孙耀廷知道,宫里的太监都是留辫子的,如果辫子剪了,紫禁城就进不去了。

后来孙耀庭听共事的老太监说,载涛亲自剪掉他的辫子,就是想留他在府里,不给他“跳槽”去宫里的机会。因为曾经就有府里的太监去了宫里,载涛知道了非常生气,最后闹得大家都很不愉快。得知此事,孙耀庭也只好把自己的梦想暂时压在心中,毕竟载涛是“皇叔”,得罪了他即使进宫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但是,很快孙耀庭的想法就变了。

一次,孙耀庭的哥哥带着母亲亲手给他做的棉裤来看他。孙耀庭十分感动,然而,励志发达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的孙耀庭,却拿不出什么钱来给家人,找遍了自己的财产,才找到了两块钱。他只能不好意思地对哥哥说出了实情,他在载涛府中一个月只有一块半的收入。这件事情对孙耀庭的刺激特别大。

这也是孙耀庭下定决心离开载涛府“跳槽”去紫禁城的最大原因。于是,他硬着头皮去找载涛辞行。出乎孙耀庭的意料,载涛很大度地一挥手,对人说,让他去吧,别拦着孩子,让他奔前程去吧。

就这样,为了能进紫禁城,孙耀庭破釜沉舟,先和载涛撇清了关系,然后回到了家里。当他看到家中依然家徒四壁的时候,心中那份执着再次燃烧。他决定,一定要在太监这份特殊的职业上有所建树,让家里人能过上好日子。没多久孙耀庭就经人介绍,有了进宫的机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