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他的儿子想要骑这些马匹,却不小心从马上摔下,还摔断了腿。很快村里的人们都跑过来哀叹,因为现如今这位老人没有他身强体壮的儿子帮助,得独自承担繁重的田间劳作了。但是这位老人还是说:“此何遽不为福乎。”
不久之后,他们与邻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士兵们来到了这座小村庄,抓走了所有的年轻人送往前线。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死在了战场上,再也没有回来过。只有这位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而躲过了这场战争。“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这位老人家的态度值得人羡慕。这是一种境界,即内心拥有一种强大的信念以接纳一些看起来悲观的事物,并坚信这其中必然也会有好的一面。但我们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种境界?
能够经常思考“福之为祸,祸之为福”的人往往都属于那种乐观的“思考者”。他们大脑里的思维通道可不仅仅只有灰色的粗线条,他们的大脑回路还被绿色的中间纹路以及色彩缤纷的花边点缀着。很多事情因人而异,其原因是十分多样化的,榜样的力量在这里十分重要。但是好消息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会乐观的思考。旧的思维通道被新的取代得花上一段时间,但这一付出是值得的。
打破思维定式
你每次去上班或者去超市都会选择同样的路径吗?很可能确实如此,因为我们对老路更为放心,你都不用多想怎么样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条路径基本上是你自己摸索出来的,你的思维方式也是如此。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在你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事情已然在你的大脑里形成了十分宽广的大道,因此我们很容易总会以相同的方式去思考。从小就经常自责的人,自然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责备自己,但他自己却从来没有正经思考过这个问题。若想另辟蹊径,就得勤加练习。首先,你必须发现一条新的路径,有的时候你还得被迫接受一些弯路(如果你不能立刻就能找到正确的路径,也请你对此多一点耐心。弯路其实也只是骇人听闻罢了,毕竟我们也能通过弯路“吃一堑,长一智”)。而且如果你首次发现了这条正确的道路,这条路通常也只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得经常去走和摸索这条路,这样才能够把这条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变成一条大街,甚至是一条高速公路。
但是缺点就是,走这条路得花不少的时间。优点是这条路几乎没有什么上坡,轻轻松松地就能够走过。
在这条路上你能够驾驶的交通工具就是你的各种定论。这是非常积极且自我肯定的话语,也是我们经常重复的话语。这也是一个改变我们的思想,进而改变我们行为和为人处世的简单方法。就正如从儿时就伴随着我们的那些消极的信念能够产生影响一样,这种全新的,而且积极的宣言能够逐渐地渗入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并在潜意识里起到作用。
消极的定论通常自童年起就陪伴我们至今,这些定论可以是:
?我太糟糕了。
?我什么都做不好。
?我不值得被爱。
?我长得好丑。
?我又重蹈覆辙了。
?我运气真差。
?没人喜欢我。
这些话里有没有一两个是你很熟悉的?或许你从小就面对着这些话语,也可能这些对你产生消极影响的话语是在你成年后的岁月里悄悄溜进来的。
正如我的熟人玛丽娜,她自己一直都是一个小太阳,乐观开朗。而她的丈夫却刚好相反。或许这正是他们俩在茫茫人海当中找到对方的原因。但是玛丽娜的乐观向上并没有影响到她的丈夫,恰恰相反,她丈夫这种接近于厌世的性格在日积月累之中也掩盖了玛丽娜乐观向上的光芒。因为这一过程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我的这位熟人很长时间里对此毫无察觉,直到她因为对新的一天毫无期待而不想起床的日子越来越多。在与我的对话之中她反复强调:她与她的家庭原本过得相当不错,但是她始终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她就是不能够好好地去享受生活。最后我们一起找出了多个不同的因素,这些因素多年以来为她们一家的负面情绪埋下了伏笔。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她自己认为她们原本就不应该过得很好,因为她的许多家庭成员——尤其是她(已经离世)的父母——就过着一种充满了私欲的生活。问题是,在她的案例里,是否能够通过定论来改变一下现状。
玛丽娜为她自己找到了如下定论,这些定论应该能够为她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轻松:
我可以接受我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并为之欢欣。
我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我的生活。
我可以活得越来越像我自己。
她每天都对自己尽可能多地说着这些话。早上一起来就开始,在这一天当中,当她等红灯时,或者在她等超市收银时,最重要的还有每晚睡觉前,她都会这样对自己说。你肯定知道晚上学习新单词的效果,肯定会比下午记单词要记得更牢固一些。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下定论。带着积极情绪入眠,这样就有很大概率醒来时也是带着积极的情绪。
有趣的是,玛丽娜很难记住她的第二条定论,尽管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这句话。每一条定论你都应该反复大声朗读,同时仔细倾听它们是如何“来到”的。反复“咀嚼”这些话语,直到感觉到位。玛丽娜的大脑一遇到“无忧无虑”这个词就会自动跳闸,相反这个词传递给她的词汇却是“草率”“漫不经心”还有“没心没肺”,但是这都并不是想要的定论。这之前,她必须一次又一次地搜寻着正确的词汇。似乎潜意识一直都想要压抑着这个单词,同时也一直在压制着这一生活方式。但现如今玛丽娜又费尽心思地把它给挖掘出来。
茅塞顿开
或许你现在想,就这么几个词还不能够令人茅塞顿开。对此,伊斯兰文化圈里有一则非常美妙的故事:
一位圣人救治了一位患病的孩子,仅通过在他面前不断重复几个字便完成了救治过程。“治疗”结束之后,他把孩子交给了孩子的父母,并对他们说:“现在他康复了。”一位旁观者看到后十分不解,问:“就只通过重复几个字也能把人的病给治好,这怎么可能?”
突然这位以温柔著称的圣人转过身来,愤怒地对旁观者说:“你知道什么?你就是个傻瓜!”这位旁观者突然也勃然大怒起来,脸涨红起来,面露狰狞。这位圣人又说了:“如果只言片语都能够激起愤怒,那为什么几句话却不能够救死扶伤呢?”
如果说言语与思想就能让你感到抑郁,那为什么就不能够振奋人心呢?
练习题:探索头脑中的新路径
不妨现在就在这里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