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写给大家的理财课文 > 退掉那些亏钱的保单(第2页)

退掉那些亏钱的保单(第2页)

互联网上还有一则网友吐槽的例子:家长在2008年给3岁的孩子投保了某保险公司的康宁终身保险,年缴费730元,十年缴纳7300元,保额却只有区区1万元。如果选择在缴费十年后退保,却只能拿到4000多元。

与保费倒挂相比,保单“相对亏损”形式更加隐蔽,也更难识别,在这里我们也跟您聊一聊。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购买保险时,无论保障还是服务,从哪个方面来说这款产品与市面上其他产品相比,都是数一数二的,一般情况下,投保人眉头也不皱一下就拍板买下。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投保人以为自己买到了最好的产品,将保单束之高阁,自己每年乖乖地缴纳保费,做着保单到期后享受收益的美梦。

在这里,我告诉大家,这种做法最危险。

这倒不是说保险公司不负责任或者虚假宣传,而是时移世易,投保人未能与时俱进。须知,保险不是股票,股票尤其是短线炒手特别关注一两天、一两周的变化,很少有散户投资者持仓一只股票半年以上。但是,保险产品通常有动辄十几年的保险期间。

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焉能有十几年不变的东西?

保险定价是由风险因素和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决定的,是综合计算后的结果,这些都是可变因子,不是不变因子。

那么,问题就来了。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预期寿命也会不断提高,某些风险因素并不绝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甚至会降低。预期寿命一旦延长、风险因素一旦减少,产品定价必然会降低。

此时,新出的产品定价或许会低于原来的产品,即便价格上相差无几,新产品提供的附加服务可能会更多,比如专家预约门诊、就医绿色通道服务,前几年购买的保险产品就没有这些服务,如今早已相当普遍。原来的产品定价缴费在面对同样的新产品时,就失去了竞争优势,如果继续缴纳保费,那么原来的产品相对新产品就是“亏损”的。所以,对于手里已有的保单,我们要时常拿出来与市面上的产品做做对比,进行一下“体检”,坚决退掉那些“亏损”的保单。

退保肯定亏损,交了那么多钱,一旦退保将拿不回三瓜俩枣,怎么办?

的确如此,但我要提醒大家,资产配置要去除沉默成本,考虑机会成本。退保肯定会亏损,但决定是否退保,不应该由过去决定,而是看未来。如果新产品的性价比和保障能够完全覆盖甚至超过退保产生的亏损,你还会犹豫吗?

事实胜于雄辩,咱们还是用案例说明。

小A在前两年购买了一款重疾险(保至80周岁,重疾80种,中症和轻症分别包含20种),保额50万元,选择20年缴,年缴保费17170元。如果按期缴纳保费,总花费高达343400元。

如今,另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新产品,同样是50万元的保额,保障期限扩展到了终身,重疾扩大到了100种,虽然轻症只有50种、自己年龄也涨了两岁,但同样是20年缴,年缴保费却降低到10837元。如果重新投保,总保费只有216740元。

已经购买的产品,虽然已经享受了两年保障,但如果选择退保,最后几乎拿不回多少钱,损失确实很大;如果继续如期缴纳保费呢?和新产品比,最后不但多交126660元保费,而且享受的大病病种、保障期限也大打折扣。

孰优孰劣,一比便知。

继续交旧保单的钱,与新产品相比自己就是“亏损”的,而此时你要做的,就是坚决退掉那些“亏损”的保单,享受新的保障。

这里要提醒大家一句,不是所有保单都可以这样比较。

买保险是件慎重的事,退保更需要谨慎。要不要选择替换,要参考价格和保障因素,更要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期间有生病住院情况,或者由于身体条件出现拒保、加收保费的可能,替换就会得不偿失。

另外,如果已经缴费多年(5年以上),再进行这样的比较,意义也不是很大。毕竟,年龄增长后保费也随之大幅提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