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写给大家的理财课文 > 退掉那些亏钱的保单(第1页)

退掉那些亏钱的保单(第1页)

退掉那些“亏钱”的保单

对于生意人来说,如果没有买卖,就无所谓盈亏。换句话说,只要存在交易,任何一个市场都存在盈亏。

很多人投资股市,一旦建仓往往会天天盯盘,观察股价走势。保险就不同了,相当一部分人买完保险产品之后便对之不闻不问,以为万事大吉,安枕无忧。有人把保单放到了抽屉里,有人把它锁到了保险柜里。每年都在缴费,缴费也成为一种习惯,至于买的是什么保单、获得了怎样的保障,几乎到了全然不知的地步。

盈亏是需要检视的,自己不关心,没人会告诉你赚了还是赔了。买保险,买的就是安心,钱交了就能安心?

答案当然是未必。

既然是交易,保险的买卖必然存在盈亏,理财如果连盈亏都不知道,如何能称得上是理财?

在股票市场投资中有“斩仓”一说,意思是一只股票如果亏损到一定地步,必须毫不犹豫将之抛出,不能优柔寡断。既然保险产品也是一种投资,就应该像炒股一样,砍掉那些亏钱的持仓,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所以,作为理财规划的必要环节,作为对冲风险的重要手段,作为生活质量的最后屏障,一定要随时检查手里的保单,坚决处理掉那些“亏钱”的保单。

保单怎么会有“盈亏”?

所谓保单“盈亏”,确实不像股市能直接算出来赚了(亏了)多少钱,而是一种相对概念,所以很多人对此漠不关心。之所以说盈亏,为的就是方便大家理解。

通常来说,保单“亏损”有两种表现:一是保费倒挂,二是相对“亏损”。

先说保费倒挂。所谓保费倒挂,就是所缴纳的保费总和超过了获得的保障,保险以小搏大,保费倒挂就成了以大博小。

保费倒挂的现象一般存在于储蓄型的养老保险、健康医疗险、重疾险中,在高龄投保的客户中更容易出现。

众所周知,保费与年龄和风险因素成正比,年龄越大,患病概率、死亡概率都会提升,保费也就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对于50周岁以上的人,如果此时购买保险,不但保费高,保障还很低,不管是储蓄还是投资功能,都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保费倒挂的现象。到了60周岁以上,即便想买保险,很多保险公司的产品都会拒保。

买保险为的就是以小博大,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费一旦倒挂,风险不但转移不出去,自己还往里贴钱,这种亏本生意岂能做得?

为了避免亏损的发生,建议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保险还是应该尽早规划的好,以免得不偿失。如果没能提前规划,建议6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别想着给自己买保险了。稳健为主,以其他理财产品来应对未来医疗和养老的风险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避免保费倒挂,又该如何计算?

很简单,首先看被保险人是不是高龄投保,如果年龄在50周岁以上,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心里一定要有底:高龄买保险出现保费倒挂的概率非常大。心里绷紧了这根弦,就能避免别人的忽悠,避免保费倒挂的现象出现。

另一个方法,可以根据缴纳的保费与将来获得的保障进行对比,如果两者大同小异或者未来获得的保障都比不过最普通的理财产品,那就应当尽快处理掉这款保险,而不是继续缴费。

以互联网上热卖的一款重大疾病保险为例,50周岁的男性购买10万保额的终身保障的重大疾病保险,如果缴费期为10年,则每年的保费为6801元,十年总保费高达68010元,虽然总保费没有超过保额,但如果将这笔钱投入到年化7%以上的理财产品中,十年期后总收益也超过10万元。

7%的年化收益很高吗?

头部的P2P平台,抑或股票市场上的指数基金很容易达到。

如果投保该产品时,投保了恶性肿瘤持续复发和投保人豁免附加险,那么每年的保费将提高至9813。29元。总保费高达9。8万余元,最终的保障却只有10万元,这样的保险,还有必要买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