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改变别人的人是什么心理 > 照一照镜子(第2页)

照一照镜子(第2页)

c。您对此事持中立态度并且希望您的孩子能想到更好的出路。

d。您点了点头,因为您基本可以想象得到:您的儿子在这个角色上表现得相当出色。但是您不会再愿意和您的孩子谈及此事了。

7。您的邻居在花园派对上跟您说,她计划在充满阳光的南方度过她的退休时光,为此她正在加那利群岛物色一处房产。

a。您对此感到很吃惊,并且明确指出:她没有很靠谱的房产经纪人,没有社交圈子,又不会当地语言而且需要护理,这些怎么办?

b。您对您邻居的灵活变通发出赞叹,并且声情并茂地向她描述您在加那利群岛上的度假经历。之后您问她是否已经知晓如何去操办这一切,您很乐意提供建议!

c。您害怕这件事会办砸,但您不想与此有任何瓜葛。

d。您觉得这是一个绝妙的想法,但您对此没有多说什么,让其他人来批评。

评分:

现在您可以来总结您分别勾选了多少个a、b、c或者d:a。b。c。d。

看到这些答案选项,您也许已经注意到了,这里假设了四种评价类型,根据受测者的反应是否认或是赞同,也根据他的想法是大声表达出来(积极地反对或者是赞同)还是比较保守(消极地反对或者赞同)。图1将这四种类型进行了总结。

图1:评价类型

a。积极地反对:大嗓门的批评者

您不会将自己的看法埋藏在心里,而是乐意去把它无歧义地抒发出来。对方也会立刻清楚您是个什么样的态度。但是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风险,您会伤害到他人或者损害关系,甚至断绝关系。

可能的处理方式:对其他的观点与生活方式更加包容,做出评价时更加谨慎,偶尔会倾向于先问一下为什么并且对其他的生活模式感到好奇。

b。积极地赞同:支持者

您更倾向于给予支持并且给出建议,而不是去批评。他人可以信赖您且不用担心听到任何批评的话。

可能的处理方式:行事更加克制一点儿。并不是每个人都急需帮助与赞许的建议,有的时候谨慎与建设性的批评也能够为友谊添砖加瓦。

c。消极地拒绝:沉默的批评者

您比较克制自己,而不是冒险去制造一些明显冲突。但是您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常常会出卖您:您身边的人会发现您对此并不是很上心,也很难将您的种种反应进行归类。

可能的处理方式:如果您在重要场合表达您的所感与所想,您会成为对方不可多得的陪练对象。

d。消极地赞同:接受者

您并不想掺和进来,即使您觉得某人的所作所为或者计划非常妙。对方因此并不知道您到底持什么态度,并且希望您有时候能够给出一些明确的回应。

可能的处理方式:您应该走出舒适圈,敢于冒险。您当然可以事先问一句对方是否需要您的看法。

也许您把这四个选项都选了一次,因此您并不能够被清晰地归入到其中这些(不得不说这个结果是很惊人的)“类型”之一。我们所给出的这些评价其实与我们以及对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我们认为我们对某一种情况的反应是相当“客观”和“理智”的,我们的判断仍旧根植于我们的认知与个人经历。尽管如此,有的人很有主见,而且可以很迅速地就给出判断;有的人较为克制;有的人特别喜欢挑刺;还有的人,自然而然地就给出热情友好的回应。那么您是什么情况呢?您可别把我这娱乐性质的测试结果当成一锤定音,您得把这个结果当成一种激励,以便您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精准地观察自己与他人。您和他人有多倾向于给出评价呢?您(或者说其他人)有多容易不对事情的情况深入了解,就凭一时冲动和主观推测而行事?这些问题模型可以帮助您解答。我在自己的公司也使用这个模型,例如通过使用这个模型,我成功地将小组里不同工龄或者不同性格的员工紧密地凝聚在一起。

我们的判断很能够诠释我们自己

当您把模型步骤从头到尾走一遍,您将像看慢镜头一样充分了解整个评分过程。同时您可能意识到,我们在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时,是不可能完全保持理性(经过大脑)的。一般来讲有一种情绪会先在我们心中自然且迅速地迸发出来(一些愤怒、吃惊、恐惧或者也有欣喜与好奇)。随后我们再评估我们的感知和行为。一旦情绪蔓延上来得立刻进行评价(傻瓜!**!胆小鬼!这可真是太棒了!),这期间的间隔通常几秒钟都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您回味反应和行为带来的影响越多,那么您做这个小练习就越频繁。

您只能够改变一个人:那就是您自己

使用这个模型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自身的运转机制。如果您时常反省自己,并且进一步去了解自己,那么您在下一步可能会获得一个新的评价(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容易),或者您至少可以采取其他的行为:您给出不同的反应,比以前更加深思熟虑、更加谨慎,或是完全不发表任何评论。毕竟您实实在在地能够去改变的人只有一个——您自己!我们之后会更加深入地探讨为什么这才是改变您生活的关键之所在(参见第二章)。

是不是说,批判地去看待我们倾向于做出评价的这一行为就是意味着我们应该接受一切?偶尔会有人如此发问,但答案是:绝对不会!在给出评价时,稍微克制一点儿、自我批判一点儿和多宽容一点儿可不等于说是给任何人或事都给通行证。在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受到了重创,或者是越过了某个底线,这时我们应该采取行动。这里所说的底线不仅仅是法律的底线(像是侮辱、煽动、诽谤或者类似的),还有来源于我们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底线。即使是赞同包容与开放的人,在咖啡桌上或者运动俱乐部里被外国人冲撞时,大概率也会提高分贝去说话。当心灵或身体的完整性受到威胁的时候,也不能够无动于衷。在儿时遭受过冷落和暴力的人有权与他们的父母断绝关系。您得像对待关系特别好的朋友那样去亲切地对待自己。实际上,一些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常常使我们和我们的一些社交关系感到压力,对于这些问题,人们的观点绝对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询问举办一个婚礼“正确的”方式方法。

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我们才隔着一定距离揉着眼睛问我们自己:这么做真的值得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