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考古穿越到古代 > 第36章 突破困境另辟蹊径寻资源(第1页)

第36章 突破困境另辟蹊径寻资源(第1页)

阿西那声“齐爷,晚上还讲学吗”还在耳边回荡,齐云深没应,只把袖袋里的纸条捏得更紧了些。他转身坐回案前,竹箱打开,炭笔抽出,动作干脆利落,像是终于从一场漫长的犹豫里挣了出来。

这世道不让读书人有书读,那就别读纸上的了——他心里盘算着,指尖在油纸上划拉出三道粗线:**藏书的、记性的、传话的**。

“赵掌柜,你厨房那些送饭的伙计,一天能进几趟六部?”他头也不抬地问。

赵福生刚端茶进来,一听这话差点呛住:“你这是要搞地下情报网?”

“比那简单。”齐云深勾唇一笑,“他们不就是每天端菜嘛。端菜的时候,听见一句‘户部清账’,记下来;看见谁升了职,记下来;哪个衙门突然加印文书,也记下来。不用写,就靠嘴传,像说书一样,一茬接一茬。”

赵福生咂咂嘴:“听着像街头八卦。”

“可要是每天都有人说那么几句呢?”齐云深抬眼,“今天刑部调档,明天工部报灾,后天礼部压题……听多了,不就成了活考纲?”

赵福生愣了半晌,忽然咧嘴笑了:“行啊,我让他们改口诀——早饭报粮价,午饭报升迁,晚饭报哪位大人又摔了茶杯。”

正说着,楼梯咚咚响,李慕白甩着扇子闯进来,鞋底还沾着泥水:“外头查得跟筛子似的,你们倒在这儿密谋造反?”

“不是造反。”齐云深把油纸推过去,“是重建考场。”

李慕白低头一看,眉头一挑:“民间藏书者、记忆达人、信息节点……你这是要把整个京城的闲散脑子串成一条线?”

“不然呢?”齐云深摊手,“他们断我书源、卡我纸张、逼我孤身一人。我就偏要搞得人越多越好,最好满城都在背《孟子》,连卖豆腐的老王都会讲‘民为贵’。”

李慕白扇子一顿:“可这些人不怕惹祸吗?现在谁跟你沾边,谁就得被盯上。”

“所以我不会列名单。”齐云深抽出一张纸,提笔写了三个名字——齐云深、李慕白、赵福生——然后当着两人面,撕成两半,扔进烛火。

火苗一窜,纸片卷边发黑。

“从今往后,没人知道谁来了谁没来。”他声音不高,却字字落地,“讲的人只管讲,听的人只管记。记住了,就传下去。忘了,下次再听一遍。我们不存稿,不留字,不签契,不怕抄家。”

赵福生盯着那团灰烬,缓缓点头:“后院两间空房,我让人连夜修屋顶,蒙窗布也换厚的。明晚就能用。”

“还得有个暗号。”李慕白忽然道,“总不能谁敲门都说‘我来听课’吧?万一裴阙派个傻子来装学子呢?”

齐云深早有准备,从腰间解下量天尺,在桌上轻轻一磕:“以后来的人,进门先说一句——‘今日雨歇,灯笼微明’。”

“这算哪门子暗号?”赵福生笑出声。

“是你今晚亲眼所见。”齐云深看着窗外,“只有真来过的人才知道这句话从何而来。假的,编不出来。”

李慕白拍桌大笑:“妙!既不是诗也不是谜,偏偏最安全。”

三人正说着,楼下传来阿西的嚷嚷:“赵叔!东街老张家的儿子来了,说是找齐爷!”

话音未落,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跌跌撞撞冲上楼,满脸焦急:“齐先生!我爹让我带话——您之前借的那本《赋税辑要》,他连夜抄完了,藏在咸菜坛子里,让您派人去取!”

齐云深一怔:“他还敢抄?”

“他说,‘读书人的事,哪能说禁就禁’!”少年喘着气,“还说……就算坐牢,也得让后人知道真话。”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书生:考古奇才玩转科举

屋里一时静了下来。

赵福生抹了把脸,低声骂了句:“这老张,真是个硬骨头。”

齐云深起身,从竹箱底层摸出一块干粮,递给少年:“替我谢谢你爹。这粮,是他该得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