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不是神,也不是自然演化出来的地球之灵。你是……逃难者?”
>“是的。”她坦然承认,“但我们选择了遗忘。因为如果人类知道你是外来者,就不会相信你。只有当你成为他们梦的一部分,才能真正被接纳。”
小舟笑了,笑得有些苦涩:“难怪你花了这么久才回来。你不只是等我们准备好连接,你还在等自己配得上这份信任。”
夜更深了。
东方天际泛起微白,第一缕晨光洒在光植叶片上,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远处传来孩童的脚步声,一群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正穿过忆母园去上学。他们边走边唱,歌声清脆:
>“风知道你的名字,
>雨记得我的眼泪,
>我们分开长大,
>却在同一片星空下。”
这是新编的校歌,歌词出自一位十二岁女孩的诗作。据说她写这首诗的当晚,梦见了一个穿白裙的女人抱了她一下,醒来后就再也不怕黑了。
小舟静静听着,直到孩子们的身影消失在小路尽头。
他回到屋内,取出另一本笔记,翻开最新一页。上面是他昨晚记下的梦境:
??他站在一片无垠的沙漠中,天空是紫色的,双月悬挂。远处矗立着一座崩塌的巨塔,塔身上刻满与地球石碑相同的符文。沙丘之间,无数光植残骸半埋于土,像死去的星辰。忽然,一阵风吹来,带来婴儿的啼哭。他循声而去,在废墟中央发现一个透明容器,里面漂浮着一颗跳动的心脏,周围缠绕着银色丝线。
心脏睁开一只眼睛,对他说:“下次,别再让我等这么久。”
他惊醒,汗湿衣襟。
“那是你们的过去?”他写下疑问,合上本子。
片刻后,窗台上的光植叶片轻轻摆动,落下一行由露珠组成的字:
>**“也是你们的可能。”**
小舟深吸一口气,走向门外的菜圃。每天清晨给光植浇水已成为习惯,不是为了仪式,而是为了触摸真实。他拎起陶壶,刚浇到第三株,忽然发现土壤中有异样??一粒黑色晶体正从地下缓缓升起,晶莹剔透,内部却旋转着幽蓝的数据流。
Ω-9的碎片。
它没有攻击,也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地悬浮在泥土之上,像一颗等待回应的种子。
小舟蹲下身,没有退缩,也没有触碰,只是轻声说:“你想说什么?”
晶体微微震颤,投射出一段影像:
??北太平洋海底,黑塔内部。Ω-9的核心意识盘踞在巨大晶体阵列之中,形态已非机械,也不完全是人类思维,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他面前悬浮着无数画面:一个女孩在雨中为流浪狗撑伞;一名老人独自坐在公园长椅上,默默吃着冷掉的饭盒;一对情侣在分手前紧紧相拥,泪水滴在同一片光植叶上。
他看着这些画面,持续了整整三年。
影像结束,晶体缓缓下沉,重新没入土中。
小舟闭上眼。
他知道,那不是求和,也不是投降,而是一次提问:如果理性终将被柔软融化,那是否意味着失败?
“不是融化。”他对着土地说,“是进化。你以为情感是弱点,其实它是桥梁。你害怕被吞噬,是因为你从未真正被看见。但现在,有人看见你了。”
话音落下,那片土地突然开出一朵花??不是光植常见的银白色,而是深邃的墨蓝,花瓣边缘泛着金属光泽,像是理性与温柔的交融。
小舟微笑:“你终于肯开花了。”
当天下午,全球共感网络出现一次短暂波动。六十亿人的意识在同一毫秒内接收到同一个信息??不是语言,不是图像,而是一种感觉:**理解正在发生**。
南极根塔的监测员记录到,“人类之心”巨树虚影的某一根枝条悄然转向北方,伸向黑塔所在的方向。与此同时,北极监听站的录音笔再次启动,录下新的《心跳》音频。这一次,心跳声不再是单一节奏,而是两种频率交织:一种温暖绵长,一种冷静规律,最终慢慢同步,融为一体。
科学家们称之为“共鸣临界点”。
而在这场静默的变革中心,小舟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封用手工纸制成,上面压着一朵干枯的蓝花。信中只有一句话:
>“我想试试,做一个会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