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李天明只打算在京城待一天,现在为了给天亮安家,不得不多住上几天了。转天,黄老四早早的就到了招待所,昨天他已经联系上了那套宅子的主家,价格也谈妥了。单这一笔生意,就够他吃上一年了。这也让他更加期待后续的大生意。“李老弟,都约好了,咱们现在就去房管所。”李天明和天亮也刚吃了早饭回来,闻言上楼拿了车钥匙。当车门被打开的一瞬间,李天明能感觉到黄老四又被惊着了。这年头,能开得上轿车的都是什么人,黄老四这种百事通不可能不知道。车到了房管所,卖家已经在等着了,看上去五十多岁的年纪,不过实际年龄应该要小一些。双方见面的时候,卖家的眼神闪烁,说话的时候,语气也加着小心。刚刚他可是眼睁睁的看着李天明从一辆轿车上下来的。看对方的反应就知道,特殊年代没少受罪。“价钱都谈妥了,协议我也带来了,咱们要是没别的要说,当面签字!”黄老四说着,拿出了手写的借款协议。上面的借款数额写的是一万二,日期是一年前,今天来房管所,就是办个手续,卖家因为无力偿还借款,按照协议,要将名下的房子过户。房管所对这种交易方式根本不管,国家虽然还没出台正式的房屋买卖管理规定,但明显有意开个口子,先让民间私下里运作起来,解决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双方确认无误,当面签了字,卖家这才把落实政策后,重新发还给他的房契拿了出来。李天明检查过后,这才把钱给了黄老四,具体黄老四要给卖家多少,他就不管了。这钱是之前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就带在身上的。李天明早就想过,天明如果想留在京城陪着靳小琪,这笔钱就给他们做家底。现在用来买房也一样。接着双方走进房管所,办了过户手续。从今往后,天亮和靳小琪在京城也算是有家了。户口问题?靳小琪现在是京城户口,刚刚过户,也是过户到了靳小琪的名下。办好手续,卖家拿了钱就匆匆离开了。“老齐也够惨的,媳妇儿改嫁了,一个孩子现在在哪都不知道,他是真怕了。”黄老四说着,也是神情黯然,但很快便调整好情绪。“李老弟,您看老哥事情办得怎么样,还合你的心意吗?”李天明笑道:“剩下的七套宅子,还得黄老哥多费心。”一事不劳两人。黄老四这人资源多,办事靠谱,李天明自然不用再做他想。“没说的!”黄老四喜笑颜开的,一套房子赚的都够他吃一年了,再来七套……这几年的好日子算是有保障了。“咱们是现在……”“不急,总得让我们安顿一下,另外钱也得准备准备,这样吧,两天后,您来那套宅子找我,到时候,您把宅子都安排好,最好能一天就把事给办了,我这边的事也多,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明白,明白!”送走了黄老四,李天明兄弟两个当即拿着钥匙去了那套宅子。屋里的家具都是齐全的,没啥紫檀金丝楠的,那些东西,无论放到啥时候都不易得,稍微有点儿见识的都知道是好东西,哪里会随便撇下。不过家具的的确确是老的,木料也不错,倒是省得换了。“再添置几样电器就能把日子过起来了。”天亮在一旁看着,感觉就像是做梦一样。才一天的工夫,他就在京城安家了。“哥,买房的钱……”“咱哥俩用得着分那么清?”一句话就把天亮给堵了回去。“别琢磨那些有的没的,你和小琪把日子过好了,比啥都强。”说着,招呼天亮去京大接靳小琪。“又来找你媳妇儿了?”今天再来,门卫也不像之前那么严肃,还开起了天亮的玩笑。年轻漂亮,学习成绩还好的女学生,在学校里也是备受关注,就连门卫也免不了多看几眼。很快,靳小琪就出来了。今天是周日,她正跟着老师做实验。“哥,天亮,你们怎么……”她还以为两人早就回李家台子了呢。“没啥事吧?要是没啥要紧事,带你去个地方。”靳小琪一头雾水,可还是回去和老师打了个招呼,跟着两人走了。上了车,一路从海淀开到了宣武,车停在路边,随后三人一起钻进了胡同。“天亮,来这里干什么?”天亮也很想知道,当靳小琪得知他们在京城安了一个家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你马上就知道了。”说着话的工夫,三人已经到了院门口。打开门锁,天亮牵起了靳小琪的手。“进来吧!”啊?靳小琪一愣,跟着一起走了进去。“天亮,这里是……”,!“我们以后在京城的家!”这套院子虽然不如老家的房大,也比不上老家的房子好,但以后就能陪在靳小琪身边了,天亮还是非常知足。他哪里知道,未来京城的房价会涨成什么样,就这么一套小小的院子,能值一个小目标。“觉得咋样?”李天明也挺有成就感,上一世,因为种种原因,几个弟弟妹妹,他都没能照顾好,如今总算是有机会弥补前世的遗憾了。“哥,你和天亮的意思是……这里买下了?”“对啊!我觉得还挺不错的,独门独院,清静!”靳小琪左看看,又看看,她知道家里有钱,单单是结婚的时候,李天明分给他们小两口的家底,看着存折上的那个数字,她都觉得眼晕。可是……钱也不能这么花啊!等等!天亮刚刚说,这里是他们的家,难道……“天亮,你要留在京城?”靳小琪的语气之中满是激动,结婚都一年多了,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还不到一个月。“哥说让我自己选,我想……离你近点儿!”当着李天明的面,说出这句话,天亮还有点儿不好意思了。“这……太好了!”靳小琪紧紧攥着天亮的手,看向李天明的眼神,满是感激。大哥当到李天明这个份上,怕是全国都挑不出第二个了。把弟弟妹妹的一切都给安排得妥妥帖帖。“哥!”“别说啊,就不愿意听感谢的话,都是一家人,没必要那么客气,这院子,你们:()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