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忍冬之女(1)
拂晓之前
这个时候,翡冷翠城中,教廷区前,扎著数以百计的白色帐篷,帐篷里灯火通明。
教廷区是教廷和核心机关驻地,翡冷翠没有城墙,教廷区却有城墙,它被坚硬的白石城墙所包围。城墙周围是一片开阔地,平民是不可以在这个区域建房屋的,扎帐篷也不允许,但今夜例外,今夜在这里扎帐篷的是各国使团。
还有几个小时就天亮了,西方各国的盛会——万国盛典也將於太阳升起的时候开始。
所谓“万国盛典”,是机械艺术和外交的盛会,通常每隔十年在翡冷翠举办一次。各国使团从四面八方会聚过来,覲见教皇,商討盟约,盛典期间还会举办很多博览会和拍卖会。
在那名目繁多的活动中,参会者可以认识高高在上的权力者和倾国倾城的名媛,品尝美酒拍卖艺术品,还能参观匪夷所思的新型机械展。
利维坦级的飞艇就是在上一届万国盛典中展出的,巨鯨般的飞艇带著同样巨大的阴影降临在教皇宫的上空,对於当时广场上的人来说,天空都被遮蔽了,黑暗铺天盖地地降临,仿佛末日。有人害怕得惊叫起来,更多的人惊骇得无法发出声音。
但下一刻,利维坦级飞艇上垂下了数以百计的长旗,长旗上绘著各国的国徽,瓣漫天飞舞,礼乐从天而降,人们这才转忧为喜,万眾欢呼伟大的飞行时代的到来。
那震撼人心的场景被画家绘製下来,至今悬掛在教皇宫的墙上。
某位大使曾这样讚嘆万国盛典:“每一届万国盛典,都像是歷史又翻过了旧的一页,迎来全新的一页。”
按照歷年的规矩,万国盛典从覲见教皇开始,但教廷区早晨开门夜间闭门,外人不得在入夜后出入,所以使团都会在万国盛典开幕的前一晚在教廷区门前扎下帐篷,举办联谊酒会,太阳升起的时候,集体步行前往教皇厅。
此刻副使们正为覲见教皇做最后的准备,整理大使的礼服,检查国书,至於大使们,则端著香檳,聊著天,跟別国大使閒聊,顺便交换点政治情报。
有个人在人群里格外惹眼。他穿著一件蓝色的羊绒外套,鼻樑上架著银框的单片眼镜,手中把玩著石楠木的菸斗,还戴著一顶缎面礼帽。
这身打扮可价值不菲,单单那颗鸽血红的宝石戒指就能换一辆豪华礼车,在场的大使多半都是贵族,都不穷,可面对这个浑身上下都闪著金幣之光的老傢伙,还是觉得自己有点寒酸。
最令人惊讶的是,这老傢伙居然是个东方人。一个东方人,怎么混进万国盛典里来的?
以前偶尔也有东方国家的使团来参加万国盛典,可锡兰战爭之后,东西方之间剑拔弩张,这种时候某个东方国家派使团来参加万国盛典,恐怕有“投敌”之嫌。
“中山国大使叶素理,幸会幸会。”老傢伙瀟洒地自报家门。
中山国?大使们多半有些蒙,大夏联邦中小国眾多,西方人很难记住,但有几个人还是想起了那位“忠勇豪侠”的中山国主来……原诚在金伦加战役中的表现,实在是太风骚了。
“中山国的使者来覲见教皇?国书里可別塞著一枚炸弹啊?”有人开玩笑说。
“怎么会呢?就像你们西方人说的,没有永恆的朋友,也没有永恆的敌人,永恆不变的是我们的利益嘛。”叶素理打著哈哈。
“不知道贵国在教皇国想要实现什么样的利益呢?”有人问。
“带著学习的心,先来看看,世界上永远不缺利益,只是缺乏发现利益的眼睛。”叶素理吐著烟圈。
“看叶大使浑身上下金光闪闪,没有一样东西不合礼仪,简直就是翡冷翠的贵族,还有什么可学习的?”
“这身衣服是我的好友哈巴东伯爵帮忙置办的,去年我在他位於香波的城堡跟米谢林以及诺顿两位爵士品尝新酒,他那位曾为皇室服务的裁缝正好也在,就为我做了这身衣服。”
叶素理侃侃而谈,把所有人都说蒙了,虽然口音还不甚標准,但从他谈及的人物事件来看,显然已混跡西方上流社会多年。
“来点煤油,把我靴子上的银扣子擦亮一些!我说你们这些笨蛋,到你们卖力的时候了!覲见圣座可不能失了礼数!”有人在旁边呵斥隨从。
那是拜占庭帝国的使节,名叫卢瑟,位阶是侯爵,二十六岁,在这群资深大使里简直就是个孩子。这是他第一次出使,凡事都端著架子,聊天必说起自己的家世,生怕被人看低。
可越是这样大家就越是看低他,大使里很多人都曾是优秀的军官,甚至王牌骑士,亲眼见过血腥战场。这种人你跟他摆架子聊家世,他只会带著石刻般的笑容听著,不置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