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铭同志,简直难以置信,连冶炼技术你都懂。。。。。?”
钱老的眸子中闪烁著异样的光芒,眼底深处全是对苏铭的喜爱和敬佩。。。。
苏铭如实回道:
“大学的时候,读的书比较杂,学过一点点。。。。我也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正好把所学的知识给用上了。。。。”
“好啊!太好了!”钱老內心感慨万千,沧桑的脸上写满欣慰,
“江山代有才人出啊!”他声音微微发颤,望向赵立勤,
“赵署长,咱们龙国要是能多出几个苏铭这样的年轻人,赶英超鹰,就指日可待了!”
“咱们龙国要是多出几个你这样的年轻人才,赶英超鹰,就指日可待了!”
赵立勤笑得合不拢嘴,越看这锻造炉越是开心。。。。。。
转头,他拍了拍苏铭的肩膀:“没错!龙国的未来,还得靠你们年轻人挑大樑啊!”
他环视一周,目光灼灼,“苏铭,前面不是还有子弹生產厂房?快带我们去开开眼!”
“署长,钱老,各位主任,这边请。”
苏铭笑著引路,带著眾人来到了子弹生產车间,
“诸位首长,钱老。。。。这就是我们的生產车间。”他指著前方一排排整齐的手动復装压机:
“为了提高效率,我专门製造了一些简易的復装压机。。。。相比於之前的纯人工復装模式,我这个生產线的生產效率,至少可以提升百分之八十!”
“夺。。。。?夺少?”
赵立勤和几位主任几乎异口同声,眼珠子瞪得溜圆
“百分之八十!!!”
“仅仅多几个復装压机,產量居然就能提高百分之八十。。。。。?”
他们难以置信地围上前,仔细摩挲、观察著那些结构精巧的手动压机,仿佛在看什么稀世珍宝。
“对。。。。。。!就是百分之八十!”苏铭语气篤定,目光扫过一张张震惊的面孔:
“无论什么生產,核心是標准化,制度化。”
“以前靠手工復装子弹,效率太低,无法形成標准化。”
“唯有现在这样。。。。才能够形成產业化,规模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生產效率。。。。。。”
他顿了顿,声音带著一种沉稳的力量:
“並且,这种模式生產出来的子弹,性能更加稳定,合格率更高。。。。除此之外,生產成本也更低。。。。只有纯黄铜子弹的百分之二十不到!”
“具有成本低,產量高,质量好三大优点。。。。。!”
因为黄铜短缺,建国初期,一颗纯黄铜子弹的价格,大约能换10斤小米,其价值仅次於金子。。。。。
赵立勤兴奋不已。。。。。。两只眼睛闪烁著精光:
“照你这么说。。。。要是能够將覆铜钢子弹技术,以及子弹生產线,全面在各大军工厂推广。。。。。”
“那咱们龙国的军队,就再也不缺子弹用了。。。。。。?”
“是的!”苏铭诚恳地点了点头。
赵立勤听得心臟激动的【扑通扑通】狂跳不止,
就在今天之前,他还在给子弹生產,缺少黄铜的问题,而焦头烂额,忧心不已。。。。
结果,这才短短过去几个小时。。。。。黄铜稀缺的问题就被苏铭解决了,
不仅如此。。。。。子弹生產效率和合格率的问题,也被苏铭解决了!
子弹生產在后世那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在当前的龙国,那就是一等一的大事。。。。。
要知道,龙国战士从抗倭战爭开始,直到现在。。。。。战爭打了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