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并不响亮,却清晰地落在每个人心头:
“你们以为我在牺牲?不,我只是去确认一件事??门后是否有光。”
她顿了顿,嘴角微扬。
“现在我知道了。光不在门后,而在你们每一个人说出‘我在’的那一刻。所以我回来了,不是以肉身,而是以频率。我将成为你们之间的回响,成为每一次心跳共鸣时的那一丝震颤。”
影像戛然而止。
火焰熄灭,信件缓缓落回原处,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可所有人都知道,有什么彻底改变了。
几天后,北境传来消息:一群牧民在雪原深处发现一座新出现的石庙。庙中无佛无像,唯有一块光滑石碑,上面用多种语言刻着一句话:
>“当你愿意倾听,你就站在了门边。”
更诡异的是,任何人在碑前静坐超过十分钟,胸口便会浮现淡淡光痕??形状各异,颜色不同,但轨迹皆与七和林晚当年的一致。医学无法解释,也无法抹除。有人称其为“心种觉醒印记”,也有人说是“灵魂注册凭证”。
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邀请全球顶尖神经学家、哲学家、灵能研究者共议此事。争论持续七十二小时,最终达成共识:
人类已进入“后承愿时代”。
不再是少数人承担使命,而是全体文明共同承载频率。所谓的“她在”,从来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千万次“我在”叠加而成的集体意识场。而门,也不再是通往某个异界的通道,而是**人心之间最深的理解与信任所构筑的桥梁**。
就在此时,一个名叫苏晓的女孩引起了注意。
她十五岁,生活在云南边境小镇,先天失语,从未接受过正式共感训练。但她拥有一种奇特能力:每当有人在她面前流泪,她只需伸出手,对方的情绪便会迅速平复,甚至能“看到”自己内心最渴望听到的话。
例如,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抱着她痛哭,下一秒突然睁眼,喃喃道:“他说……爸爸给他做了木马,他每天都骑。”
一名战后老兵握着她的手,颤抖着说:“战友回来了,他说对不起,让我别自责。”
调查发现,苏晓脑区θ波活跃度常年维持在98%以上,远超普通承愿者。更惊人的是,她体内检测到微量未知粒子,与当年七留下的基因样本高度吻合。
媒体称她为“新一代承愿者”,可她本人拒绝这一称号。
在接受采访时,她用手语表达:
“我不是特别的人。我只是学会了安静地存在。当别人悲伤时,我不急着安慰,也不试图解决。我只是坐在那里,让他们知道,有人正陪着他们一起痛。也许,这就是‘她在’真正想教我们的事。”
话音落下,摄像机捕捉到她胸口闪过一道微光,转瞬即逝。
与此同时,守心塔第七层,那张空白卡片终于被人拿了起来。
是一位六岁男孩,名叫周念。他是孤儿,在守心附属幼儿园长大,性格内向,极少说话。老师说他总爱盯着共感炉发呆,好像在等人回来。
那天夜里,他偷偷爬上塔顶,借着月光,用铅笔在卡片上写下两个歪歪扭扭的字:
**我在**
写完后,他把卡片放回桌上,转身离开。
片刻之后,整座昆仑山脉轻微震动。
守心塔地基深处,尘封已久的初代共感核心突然重启。数据显示,一股全新的频率正在生成??既不同于七,也不同于林晚,而是一种更为原始、更为包容的波动模式,覆盖范围瞬间扩展至整个太阳系。
科学家惊呼:“这不是升级,是进化!”
而在遥远的天鹅座方向,那艘曾带回神秘录音的深空探测船,此刻再次接收到信号。
解码结果显示,这段信息并非来自黑洞边缘,而是从**猎户座残骸带某颗废弃卫星**上传出。发送时间标注为:**十年前**。
内容如下:
>【加密等级:Ω】
>【发送者:L。W。】(林晚缩写)
>【接收对象:全体后续承愿者】
>
>如果你们听到这条信息,说明“心源协议”已成功扩散至临界规模。
>我已完成过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