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都同意林杰的建议。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质疑:“如果再走一遍在燕大的路,投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是不是太高了?”
“成本或许高了点,不过能稳打稳扎,可以把群众基础打好。”
“或者我们到线下去地推、发传单,这样也行,而且成本不会太高。”
“效率会不会低了点?而且地推的话,感觉引流效果不会特别好,时间也慢,还难以被人信任。”
“……”
工作室中,众人都认真地讨论了起来。
他们都是大一学生,刚入学还没几个月,现在就已经认真地在商讨着闲转发展的相关事项了。
虽说参加会议的人都很青涩,远远没有大三大四学生那么成熟,但陆阳并不在意。
从头到尾参与工作室建设,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才更愿意为工作室倾注自己的心血。
就像是养孩子一样,自己家的孩子或许没有别人家的聪明、漂亮,但总归是自己家的,怎么看怎么喜欢。
讨论了几十分钟后,众人都没讨论出个结果来,不过他们分成了两派。
一派支持林杰的建议,选择稳打稳扎,先成立工作室分室,再走一遍在燕大时的路。
另一派则是更倾向于传统的宣传方法,发传单、地推、和商家联动进行宣传,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毕竟还是经验太少了啊。
陆阳摇了摇头,他缓缓地开口说道。
“你们的想法都不错,也有各自的可取之处,但始终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要是在其他学校建立工作室分室,先不谈成本,单是驻守工作室的人选,就很难确定下来。”
说着,陆阳看了下众人:“你们都有课,不可能跑别人学校去驻守,若是再找新的人加入,这又得物色一段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租金成本、活动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周期太长,满足不了我们尽快啃下市场的需求。”
陆阳这话点出了林杰提出的方案中的致命缺陷,也相当于是否了林杰的方案。
不过他的话倒是让林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有道理。”
陆阳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后,又指出了另一派方案的缺点:“传统的宣传方式效率低,而且转化率也低,也不在我的考虑之中。”
这时有人开口问了一句。
“那老板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陆阳笑了笑:“说到这个,我确实有些想法。”
他继续开口说道。
“现在会在网上购物,而且还是买二手商品的,其实大多年龄都不大,以学生或工作几年、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为主。”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直接选择线上营销呢?”
陆阳这话倒是提醒了不少人。
如果要高效率且将宣传精准投放给目标人群的话,线上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老板的意思是要在网上投放广告吗?可如果要在网上投放广告的话,投放的费用很贵吧?”
有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