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朱的这个选择,季伯鹰自然是认可的,他所想到的第一人选,也是这位常十万。
大明开国之将中,如果要论全盘统帅,那自然是徐达更为优选,可要是论野战冲锋,则绝对是常遇春。
接着,季伯鹰的目光转而落在建文朱老四身上。
“你呢?”
选将这件事,尤其是能够进行机动野战的先锋大将,极其之少。
毕竟从萨尔浒之战来看,努尔哈赤的八旗军机动速度之快,短期冲击力极强,若不然明军也不会败的那般惨烈。
朱老四眉头微皱着。
其实,他很想把自己报上去。
但是他也知道,仙师一定不会同意。
对于刚刚靖难结束的朱老四来说,麾下能够拿出手的名将海了去,丘福、朱能、张辅等都能独当一面。
可,朱老四此刻想选的不是他们,而是另外一人。
“我选我家老二,朱高煦。”
朱老四话音落。
老朱棣和洪熙大胖小朱都是脸色微变,就连老朱都是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先前于课间休息的时间里,老朱已经从老朱棣口中听说了洪熙汉王造反之事,也听说了永乐国祚之所以暴雷,全因永乐朱高煦。
两个时空的朱高煦,一个明着造反,一个暗着生乱。
洪熙和永乐的这两件事,建文朱老四当然也知道。
但。
这毕竟是刚刚靖难结束的朱老四。
朱老四深吸一口气,凝望着老朱。
“父皇,我想给高煦一次机会。”
“倘若我这一朝的高煦依旧如其他二朝,依旧是心存不臣之心,我会亲手执刀将其了结,断不会任由他害国乱民。”
他想给朱高煦一个在朱元璋面前证明自己的机会,他也想借这个机会,改变老二未来的路,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再走上另外两个时空的老路。
这,是朱老四作为一个父亲的选择。
而如果是站在一个统帅的角度,他一样会选择朱高煦。
但凡只要是提起靖难名将,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朱能张玉等人。
可殊不知朱高煦在靖难之战的功勋,丝毫不逊色朱能张玉,每逢遇战,当为先锋,猛不可当,颇有常十万之风。
对朱棣而言,靖难之役中最为重要的几战,皆是因朱高煦而建功大胜。
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朱高煦,这会的朱棣已经是建文的阶下之囚,别说入主应天,能不能活着都是个问题。
第一战,白沟河之战。
南军先锋平安及大都督瞿能父子督师奋战,与燕军正面厮杀,缠住燕军的同时,李景隆大军从三面包抄而来。
合围完成,燕军遭伏。
朱棣亲自断后,掩护大军撤退,先后三换战马,箭尽三筒,就连手中战刀也砍断,几乎快被南军生擒。
正当力竭之际,朱高煦不避险阻,冒死冲破南军截击,及时赶来援救,并且阵斩了翟能父子,而后趁着李景隆帅旗被刮断之际,率军直冲李景隆,大破之。
而后,朱棣曾当着众将感慨:若无子,几丧命矣!
第二战,东昌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