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浮世长安灼灼其华 > 第48章 商道辅政推新政锐意改革图富强(第1页)

第48章 商道辅政推新政锐意改革图富强(第1页)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浮世长安》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东宫的晨光褪去了往日的肃杀,朱红廊柱下的铜鹤香炉氤氲出淡淡的龙涎香。萧珩身着储君冕服,正对着案上的舆图凝神思索,鎏金烛台的光晕在他眉宇间投下深邃的阴影。自那日登临储位,朝堂表面趋于平静,实则暗潮涌动——林贵妃一党虽遭清算,以丞相魏庸为首的守旧勋贵却愈发沉不住气,朝堂之上屡屡以“祖制不可违”为由,掣肘他的施政之举。

“殿下,苏姑娘求见。”秦风轻步走入书房,声音打破了室内的静谧。

萧珩抬眸,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快请。”

不多时,一身月白锦裙的苏青禾缓步而入。她未施粉黛,青丝仅用一支玉簪束起,眉宇间却透着几分干练利落。不同于宫中女子的娇柔,她的身上带着江湖的爽朗与商人的精明,眼神清亮如溪,仿佛能看透迷雾中的症结。

“民女苏青禾,参见殿下。”她微微躬身行礼,姿态从容不迫。

“免礼。”萧珩抬手示意,“坐吧,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新想法?”

苏青禾谢座后,从袖中取出一卷素笺,轻轻放在案上:“殿下,近日民女走访京城内外商铺作坊,又联络了江南、西北的商帮友人,思索出一套以商辅政的改革之法,愿为殿下分忧。”

萧珩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拿起素笺细细翻阅。越看,他的神色愈发凝重,到最后,指尖竟微微有些颤抖。素笺上的字迹清丽工整,每一条建议都切中时弊,字字珠玑。

一、开放市场,激活经济活水

“殿下,如今大胤商路闭塞,关卡林立,苛捐杂税繁多,民间贸易举步维艰。”苏青禾开口,声音清脆有力,“就说京城至江南的漕运,沿途竟有十余处税卡,层层盘剥之下,商人利润微薄,许多货物都积压在产地,无法流通。”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民女建议,即刻下令开放全国市场,撤销不必要的关卡,将商业税从三成降至一成五。同时,允许民间商人参与盐、铁之外的大宗商品贸易,打破官营垄断的僵局。”

萧珩眉头微蹙:“盐铁官营乃是祖制,民间贸易放开,会不会引发市场混乱?”

“殿下放心。”苏青禾从容回应,“官营垄断早己弊病丛生,官员中饱私囊,盐铁质量堪忧,百姓怨声载道。放开市场后,引入竞争,商人为求生存定会提升品质、降低价格,最终受益的还是百姓和朝廷。”

她接着补充:“民女己联络了江南最大的‘锦记’商帮和西北的‘晋商联盟’,他们都愿带头响应新政,只要朝廷给出明确政策,他们即刻便可组织商队,疏通南北商路。”

萧珩沉默片刻,眼中逐渐闪过决断之光:“好!此事我准了。明日早朝,我便提出开放市场的新政。”

二、设立商会,规范商业秩序

“殿下,市场开放后,还需建立相应的规范,否则极易出现恶性竞争、欺行霸市之事。”苏青禾话锋一转,提出第二个建议,“民女建议,在京城及各州府设立商会,由当地有声望、守规矩的商人担任会长,负责制定商业准则,调解贸易纠纷。”

她进一步解释:“商会成立后,需登记在册所有商户,发放营业执照。对于诚信经营、纳税积极的商户,给予表彰和政策扶持;对于偷税漏税、坑蒙拐骗者,轻则罚款,重则吊销执照,逐出市场。”

“此外,商会还需承担起保护商人合法权益的责任。”苏青禾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以往商人地位低下,常被官吏欺压、豪强掠夺,却投诉无门。有了商会,便可集中力量与官府沟通,为商人发声。”

萧珩听得连连点头:“此计甚妙!既可以规范市场,又能安抚商人,可谓一举两得。只是,商会的权力如何制衡,才能避免其成为新的利益集团?”

“殿下考虑周全。”苏青禾赞许道,“商会的重大决策需上报朝廷备案,朝廷可派遣御史监督商会运作。同时,商会会长每三年轮换一次,杜绝垄断专权。”

萧珩抚掌大笑:“青禾,你果然深思熟虑!此事便按你说的办。”

三、引进技术,推动农工发展

“殿下,经济繁荣的根基在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苏青禾取出另一张素笺,上面画着几种奇特的工具图样,“民女通过海外商帮得知,西洋有一种水车,灌溉效率是我国传统水车的三倍;还有一种纺纱机,一人操作可抵十人之力。”

她指着图样解释:“民女己托人从海外购置了样品和图纸,只需组织工匠仿制改进,推广到全国,定能大幅提升农业产量和手工业效率。”

“除此之外,民女还建议在京城设立‘百工署’,召集天下能工巧匠,钻研新技术、改良旧工具。”苏青禾继续说道,“同时,鼓励商人投资工坊,扩大生产规模,对采用新技术的工坊给予税收减免。”

萧珩看着图样,眼中充满了期待:“若能引入这些技术,我大胤的国力定能蒸蒸日上!只是,召集工匠、设立百工署,需要大量资金,国库如今并不充盈。”

“殿下不必担忧。”苏青禾微笑道,“民间商人对新技术兴趣浓厚,只要朝廷承诺给予专利保护,允许他们垄断技术收益三年,他们定会踊跃投资。”

萧珩彻底被苏青禾的构想打动,他站起身,走到苏青禾面前,郑重道:“青禾,你的这些建议,字字珠玑,切中要害。推行新政,振兴大胤,非你不可!从今日起,你便是我东宫的辅政参议,全权负责新政的筹备与推行。”

苏青禾心中一暖,起身躬身道:“民女定不辱使命,辅佐殿下,共创盛世!”

新政初推,朝野震动

次日早朝,太和殿内气氛肃穆。萧珩身着储君冕服,立于御座之下,高声宣读了苏青禾提出的三项新政。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殿下不可!”丞相魏庸第一个出列反对,他须发皆白,神色激动,“开放市场、降低商税,违背祖制,会动摇国本!商人逐利,若放任其发展,定会扰乱社会秩序!”

“魏丞相此言差矣!”萧珩从容回应,“如今国库空虚,百姓贫苦,正是因为商路不通,经济停滞。开放市场,促进贸易,才能增加税收,改善民生。”

“殿下,设立商会更是荒唐!”户部尚书李坤紧随其后,“商人地位低下,岂能让他们组建商会,与官府分庭抗礼?这简首是尊卑不分!”

“李大人,商人也是大胤子民,他们为国家缴纳赋税,推动经济发展,为何不能拥有合法权益?”萧珩语气坚定,“设立商会,正是为了规范商业秩序,而非让其与官府对立。”

“至于引进西洋技术,更是舍本逐末!”工部尚书王磊出列道,“我大胤自有千年传承的技艺,何须借鉴蛮夷之术?这是对祖宗的不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