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导致八万大军留了两万在贝尔格莱德及下游,剩下的六万人也是沿途分散,尽量减轻补给压力。
这也是李兴泰袭扰法军的行动无法长期保持,讨法军向布达佩斯进军如此迟缓的原因。
且李兴泰身边也并没有拿破仑猜测的五万人,实际上只有三万五千人。
计议已定,拿破仑几乎抽调了所有的精锐和绝大部分的粮食与重武器,准备再次复制几天前击败瑞普联军的神操作,彻底打垮大虞讨法军。
打垮了讨法军,就布达城内的奥匈联军和佩斯城内的瑞恩斯坦所部,根本不足为虑。
计议已定,法军立刻行动。
8月11日,拿破仑率法军八万五千,利用多瑙河水运优势,快速朝李兴泰的讨法军而去。
看起来很是完美的计划,但拿破仑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瑞恩斯坦和李兴泰可不是莫公泽和覃定洋这种水平的将帅。
用个比较粗糙的比喻,拿破仑在此时的统帅力如果是99的话,那么库图佐夫至少有97。
莫公棱和卡尔大公、李兴泰、瑞恩斯坦至少有95。
再往下,才是拿破仑这一票元帅和普鲁士的布吕歇尔。
而且在这些统帅力达到95的人当中。
莫公棱长处是战略眼光长远,治军严谨,赏罚分明,能得士卒之心。
且他是宗室大将极受信任很多时候有专断之权,是以指挥大兵团作战远比他领军几万要厉害的多。
卡尔大公其实最擅长的地方是练兵和整军,奥地利每次大败之后,都会由他来接手败军和新兵,几个月就能像模像样,反而领兵作战并不是非常厉害,至少远比他的名声要低。
瑞恩斯坦则是个小一号的六边形,人老鬼精,威望够高,所以单独领军非常好用。
但瑞恩斯坦情绪不太稳定,嘴毒心狠,不太能让士卒效死,因此打不了苦战恶战,最好就是让他打辅助,去打对方的偏师。
而李兴泰,战略眼光一般般,治军也有些过于放浪不严谨。
他带的兵,总是江湖气息很严重,重情重义轻生死,情到深处那就是哥们兄弟的来,跟西汉名将李广差不多一个路数。
呃,好像他们李家的名将除了二凤和李靖,都有点这个毛病。
之所以他还能到达跟莫公棱、卡尔大公一个档次的水平,完全是因为这家伙非常善于指挥骑兵,相当擅长搞突袭出奇兵。
与李兴泰比起来,拿破的骠骑兵之王拉萨尔就跟个没脑子的武夫差不多。
刚刚被拿破仑击败的覃三覃定洋最多有85的统帅力,完全不能相比。
所以这次拿破仑惨了,因为他选择用李兴泰最擅长的方式和李兴泰对决,正好一头撞到了李兴泰的舒适区。
拿破仑,有点太小看天下英雄了!
8月12日中午,李兴泰的骑兵就发现了法军的动向。
同时佩斯城的瑞恩斯坦也发现了法军很不对劲,进攻疲软,雷声大雨点下,好像前一晚还有频繁调动的动向。
于是瑞恩斯坦立刻派出信使抄小路往李兴泰这狂赶,提醒李兴泰小心拿破仑故技重施。
。。。。
布达佩斯东南一百八十公里左右,小城托尔瑙。
李兴泰得到了哨骑的回报,又收到了瑞恩斯坦的提醒,立刻确定拿破仑是要来搞偷袭了。
“命令李云龙、葛云飞两部抛弃所有粮草辎重快速靠近主力。
一天不吃饭死不了人,打赢了直接吃法军的粮食,没有粮食就吃他们的骡马。”
李云龙和葛云飞两部各有万余人,因为粮食原因一直在后面缓行,但这会情况紧急,顾不了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