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汉末昭烈行八一网 > 第三十六章 拔擢(第2页)

第三十六章 拔擢(第2页)

他看著鲜于辅,语气依旧温和,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坚定:

“鲜于君所言,皆是实情。这门第之见,確如坚冰。然,出身寒微些,又有何妨?终归,他身上淌著的是汉室宗亲的血脉,这一点,便是最大的根基!你所说的难处,在虞看来,並非不可逾越的沟壑。”

鲜于辅摇头,这话骗別人好说,骗自己就算了吧。

同样是宗室出身,刘焉、刘虞、刘表这三人都是以宗室身份直接入京为郎官,或是凭藉宗室豪族出身举孝廉,举高第、为刺史、州牧。

別看都是宗室,汉室末胄这条身份在官场就约等於无,汉末天下有多达二三十万的刘姓宗室呢。

想到此处,鲜于辅迎上刘虞的目光,微微蹙眉道:

“州君仁厚,心怀天下,自是不拘一格。然则,这世道规则,非一日可改。出仕为官,首重门第阀阅,次论家传经学渊源。玄德……这两样,他一样也无!更要紧的是……”

鲜于辅的声音压低了些:“卑职观其言行,性情刚烈,自有傲骨,绝非阿諛逢迎、攀附权贵之辈,然则过刚易折。”

“州君,在这盘根错节的名利场中,若无门第倚仗,又不愿屈身折节,仅凭一身才干和满腔热血,如何与人相爭?纵有经天纬地之才,恐怕也免不了……大器晚成,蹉跎半生啊!”

他这番话,字字句句,切中时弊,也道尽了寒门俊杰的困境,其忧虑之情,溢於言表。

楼桑刘氏虽顶著“世仕州郡”的虚名,但在涿郡真正的世家大族眼中,未必有多少分量。

因为其家族在阶级固化的汉末是逐渐走下坡路的。

刘备这一支的窘境,更是这虚名下的真实写照。

若真是地头蛇,何至於让一个宗室子弟成年后连个微末小吏都混不上,最终只能靠平黄巾的军功搏个出身。

军功之路,在崇尚清谈经学的当下,恰恰是士大夫们最轻视的进身之阶。

歷史上,天水姜氏出身的姜维便是世代著姓,人家也是世仕州郡,姜维从小立志走经学正途,视武职为降低家格的耻辱,若非时势逼迫,断然不肯为將。

跟刘备这种除了上战场浴血拼杀以外再无出路的没落乡豪比,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一个是因为没出路才当將军,另一个是除了当將军没別的出路。

正如鲜于辅所说,“大器晚成”的轨跡,似乎正隱隱笼罩在年轻的刘备身上。

东汉这架森严的等级机器,早已在每个人出生时,就划定了他们所能企及的天板。

那个同样年轻的曹操,二十岁便在家族荫蔽下举了孝廉,成了秩比千石的洛阳北部尉,隨后是千石的县令。

曹嵩本来想给儿子弄个“雒阳令”的显职,他四处活动去打通关节,没走通人脉,曹操才被迫屈尊的……

明年曹操更將入朝为议郎,伴天子左右!起点之高,云泥之別。

起步已然落后,若再想有所作为,每一步都得更快,更险!

“昨日玄德给虞传来了文书。”

刘虞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简牘,轻轻放在案上。

“言辞恳切,志向坚决。这柳城县长一职,看来他是非去不可了。”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冰冷的竹简边缘,眼神投向跳跃的炭火,仿佛在火焰中看到了那个年轻人坚毅的面容。

刘虞不能理解刘备为什么专找死路去拼,其实是他这种大姓宗室理解不了没落乡豪的想要往上走有多艰难,更理解不了刘备急於匡扶汉家的原因。

毕竟在他们眼里,汉家虽然糜烂,倒也不至於马上就要垮台。

人人都能混吃等死,唯有看到了绘卷的刘备知晓真相,越是清醒的人,越是鹤立鸡群。

“刚立下大功,得以摆脱白身的身份,就去荒芜动盪的剧县当县长,从事,玄德就不怕死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