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旷野如巨釜敞向天际。
胡人们列阵在汉军射程之外,自上一次发动进攻被打退后,已经过了一个时辰,慕容部却迟迟不动。
他们好似在等。
等时间,也在等统帅。
关羽的佩剑拂过结霜的草茎,他眺望远方,胡尘已在地平线上躁动。
看来是主力到了。
“弩手上箭!”
汉军防守的统漠聚,南北两侧各是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的余脉,两山之间的横距长达二十汉里,且都是平地。
这也就意味著汉军如要阻挡鲜卑南下,要在正面摆开至少一半以上的兵力,作为阻挡胡人衝锋的前哨。
实际上,刘备在布阵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汉军后部加上渔阳营、乌丸营,也不过一万六千多人。
这支部队还得同时防备两个方面的敌人。
如果在正面一字排开,形成横队阻击,汉军部队纵深太薄,很容易就会被胡骑一波衝垮。
为了防止奔命兵被骑兵衝散后嚇得到处跑,光靠虎落柴营,楯车连环还不够,纵深得拉长。
汉军以营为单位部署防线,营是汉代基础作战单位,小一点的营,战兵在七百人左右,加上海量的伍长、什长、队率这些基层军官,整体可以达到千人每营。
营的指挥官名曰校尉或者军司马。
汉军编制基础的作战单位以二五进位分为:
(伍)下辖五人。
(什)下辖两个伍,共10人。
(队)下辖五个什,共50人。
(官屯)下辖两个队,共100人。
(曲)下辖两个屯,共200人。
(部)下辖两个曲,共400人。
(营)分左右前中后,五部组成2000的营,或者是前后两部组成八百人的营。
(军)2个2000人的营,或者5个小单位营,组成一军。
当然特殊时期,因战斗减员或补员每个营人数不定,一个营的作战规模也可能扩编达到五千人、甚至万人上下,这是少数。
幽州军的组成部分,大体就是七八百到一千人左右组成的营级单位。
每个校尉、或者军司马,又会把作战任务分配给手下的部司马和曲军侯,这些低级军官会实际负责整个战场的攻防战术。
一连串精密的指挥系统构成了整个战场井然有序的阵线。
像三国演义里的那种猛將对冲,小兵望风而倒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指挥大兵团作战靠的是一层层的基层指挥链协调作战。
刘备將战术和布阵提供给刘虞,得到了刘虞的高度讚扬,汉军在正面摆开了广阳郡三个营和涿郡的两个营的郡兵。
两翼则是幽州游骑营,这些骑士大半是能自备鎧甲参军的幽州良家子以及汉庭边塞上的属国兵,也就是胡人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