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北餉苛政逃人聚港
“发生了何事?”
陆云看著对方生气模样,询问道:“可是被刻意刁难了?”
蔡青憋屈道:“刁难倒也不算,主要是朝廷抽税太狠了。按照过往惯例,外船靠港,市舶司要抽解一成货物,算是缴税。
另外船只停靠,也要收取泊税,以船每千料重,收二两银子为准。
可今年,船舶司却说,为了抵抗北齐入侵,筹集军费,朝廷要徵收北餉,多抽解一成货物。
並且泊税也要翻倍。
按照此税,我带来的五船货物,直接有一船就要被抽解搬空。
泊税也要多交五十两银子。
仅此两项,我便亏损了七百余两银子。
多了这些支出,这次出海,我根本赚不到钱。”
蔡青越说,怨气越大。
虽然海贸暴利,但那也要看是什么货物。
从北边齐国、燕国,乃至更遥远的雪国,这些万里、数万里外的海船运货而来,轻鬆可得十倍、乃至百倍之利。
有这样的利润,哪怕多征一倍的税,也无所谓。
可蔡青的船队,跑的是九真郡与易安郡的贸易,两边不过二三千里远。
沿著深海航道,七日可达。
哪怕走近海,航程一般半月也就够了。
而且同属越国郡县,两郡本就贸易频繁,这海贸生意不止蔡家一个人做。
九真郡的特產运到易安郡卖,是卖不出高价的。
蔡青以往出海,来回跑上一趟,也只能挣到一半左右的利润,也就是五成利。
结果现在朝廷抽税,一下子就收走了两成货物,还將泊税翻倍。
顿时就让蔡青的获利空间,只剩下了不到三成。
而这还只是停靠了一次南湾港。
后续蔡青在这里贩卖了带来的货物后,可是还要继续在港口购买易安郡的货物,再运到建安郡或合浦郡贩卖的。
然后从这些地方卖了货物,又购买本地特產,继续回一趟易安郡,或者直接返回九真郡贩卖。
在整个流程之中,少的话要进出港口三次,多的话长达四次。
如果每一次都要抽解两成货物,那么蔡青的生意,做到最后是铁定亏本的。
“以此苛税,我等只在国內跑的海商,根本就活不下去。在今后的生意,做不成了!”#039;
最后,蔡青作出论断,满是忧虑。
陆云听完对方的分析,也不由神色动容:“北餉徵收竟如此之多吗?”
对於北餉,他並不陌生。
早在去年,御史汤杰来居风县巡视的时候,变更自己提过,朝廷在今年要加征赋税一事。
只不过九真郡由於是边境,又属於战时,且朝廷又停止了向这边的赋税输送。
所以朝廷特地下詔,九真郡可以免除北餉的徵收。
故而对於这加税一事,陆云听了过后,便没有放在心上,拋之脑后了。
如今隨著蔡青一起出海,来到这易安郡的首府海阳城,亲自见识了一番北餉的徵收幅度之后。
才恍然惊觉,这徵税之狠,竟然都要將蔡青这种小海商,都逼到绝路了。
看著面露忧虑的蔡青,陆云张了张嘴,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