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气得脸色发白,想要争辩,被孙建用眼神制止了。
“按规定提交参赛信息即可。”孙建对那执事淡淡道,语气依旧平静。
那执事见孙建如此镇定,反而有些意外,撇了撇嘴,在玉简上记录下:“青垣宗,混沌工坊,孙建,参赛作品:‘千机变·灵枢战甲’(品类存疑,品阶未知)。”然后丢过来一块刻着编号的参赛玉牌。
“丙组,三百二十一号。初赛三日后在丙号炼器场举行,自带材料工具,过时不候!”执事挥挥手,像是打发苍蝇一样。
丙组,又是丙区!显然是被刻意安排在了实力较弱、关注度也最低的组别。
孙建接过玉牌,看都没看那执事一眼,带着众人转身离开。
“岂有此理!他们根本不懂!”离开报名点,林瑶忍不住愤愤道,“什么专精!炼器之道难道就不能创新吗?”
石坚也闷声道:“狗眼看人低!”
墨玉相对冷静,但眼神中也带着寒意:“天工坊这是要在规则内,最大限度打压我们。丙组实力普遍较弱,就算我们表现出色,关注度也有限。而且,初赛场地和裁判,恐怕……”
孙建着手中的丙组玉牌,嘴角反而勾起一丝弧度:“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他们心虚,害怕我们的理念。丙组也好,正好可以让我们低调完成初赛,避免过早暴露全部实力。至于不懂……”
他看向广场上那些仍在热议传统炼器术的人群,目光深邃:
“那就用作品,让他们不得不懂!”
技术歧视?理念冲突?
那就用事实,砸碎他们的傲慢!
回到驻地,孙建立刻召集众人,根据初赛规则调整策略。初赛内容通常是现场炼制指定的基础构件,或者修复一件破损法器,考验的是基本功。这对基本功扎实的墨玉和石坚来说,问题不大。
但孙建要求,即使在基础考核中,也要尽可能地融入工坊的一些独特技巧,比如更高效的能量引导结构、或者更稳定的符文连接方式,埋下伏笔,让有眼光的裁判能看出不凡。
同时,他再次仔细检查了“灵源链接阵盘”的微型化版本。经过不懈努力,一个火柴盒大小、结构极其复杂的微型阵盘已经完成,虽然稳定性依旧是个大问题,只能维持极短时间的链接,但作为“千机变”战甲的隐藏杀手锏,或许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奇效。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百舸争流”炼器大赛初赛,正式拉开帷幕。孙建带着墨玉、石坚,走向了被无数人视为“鱼腩”集合地的丙号炼器场。
真正的较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