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洞府位于青垣宗后山边缘,编号丙亥。正如孙建所期望的,这里足够僻静,推开窗户就能看到一片苍翠的山林,远处还能望见千机阁那些奇形怪状建筑的一角。洞府内的灵气浓度确实一般,但对于拥有混沌道基、对灵气利用率极高的孙建来说,影响不大。
洞府内部空间比之前的窝棚大了十倍不止,有专门的修炼静室、起居室,甚至还有一个附带地火口的小小炼器室(虽然是最低配置),这让孙建十分满意。
他花了几天时间,亲自动手“装修”新家。
修炼静室里,他用之前剩下的材料和新领的贡献点,购买了一些基础布阵材料,亲手布置了一个加强版的“内循环聚灵阵”。这次筑基后神识大涨,对阵法理解更深,布置出来的聚灵阵效果比之前那个简陋版本强了数倍,虽然依旧比不上那些灵气浓郁的甲级乙级洞府,但对他而言已经足够,更重要的是能量利用率极高,几乎没有浪费。
炼器室内,他将那简陋的地火口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几个自己设计的、利用齿轮和连杆原理的控风阀门,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火候——这是他结合千机阁的一些思路和前世锅炉房经验捣鼓出来的。他还用剩下的边角料打造了几个多功能工作台和储物架,虽然看起来粗糙,但极其符合他的人体工学和workflow。
起居室则被他布置得……很有个人风格。墙上挂着他手绘的“混沌道基结构猜想图”(充满了各种箭头和问号),桌上摊着几本打开的典籍和那本厚厚的狼皮工作手册,角落里还堆着一些奇奇怪怪的灵草、矿石样本。整个房间充满了“实验室”兼“程序员之家”的混合气息。
小电驴也被接了回来,它对的新家十分好奇,这里闻闻,那里蹭蹭,最后在孙建给它用柔软干草铺的小窝里满意地趴了下来。
安顿下来后,孙建开始规划筑基后的修炼和生活。
首先,是巩固筑基初期的修为,并进一步探索混沌道基的奥秘。他发现自己对五行灵气的转化效率高得惊人,几乎可以无障碍地修炼任何属性的低阶功法,虽然进展速度依旧无法和天灵根相比,但比起筑基前那龟速,已是天壤之别。他挑选了几门不同属性的基础功法,如《锐金诀》、《厚土诀》、《流火诀》等,开始同时修炼,试图更深入地理解五行生克,并丰富自己的对敌手段。
其次,是继续他的“科研”主业。筑基后神识强大,计算力和推演能力暴增,许多之前无法进行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他再次找到了墨玉。
如今的墨玉,看他的眼神更加火热,仿佛在看一个绝佳的“实验合作伙伴”。
“孙师弟,你筑基时那能量波动……太奇特了!跟我之前见过的所有筑基都不一样!快说说,你那‘混沌道基’到底什么感觉?内部能量如何运转?对炼器有没有什么特殊加成?”她一见面就连珠炮似的发问。
孙建早已习惯她的风格,笑道:“墨师姐,别急。道基的奥秘我还在摸索。不过,我这次来,是想跟你谈笔更大的生意。”
“哦?什么生意?”墨玉兴趣更浓。
“我想成立一个……嗯,可以称之为‘联合研究小组’。”孙建抛出了他构思已久的想法,“我出理论、出创意、出部分资金,你出技术、出工艺、出千机阁的资源渠道。我们合作,专门研究和开发一些……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新型法器和阵法。”
他拿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项目计划书”(写在兽皮上),上面罗列了几个初步构想:
1“自适应多重属性符箓阵列”:研究能够根据输入灵力属性,自动调整输出效果的复合符箓结构。
2“便携式模块化阵法基盘”:设计可以像积木一样快速拼接、实现不同功能的小型阵盘。
墨玉看着这份计划书,眼睛越来越亮。这些想法天马行空,却又隐隐指向某个方向,充满了颠覆性!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墨玉兴奋地搓着手,“不过,孙师弟,这些东西听起来就很烧钱啊!材料、试验、失败成本……”
“贡献点不是问题。”孙建淡定地拍了拍腰间的储物袋,里面装着他在外门大比和“知识付费”中攒下的老本,以及内门弟子的月例。“前期投入我可以负责大部分。而且,我们研发出的成果,可以进行‘内部试用’或者‘限量发售’,回收成本,甚至盈利。”
chapter_();
他描绘了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蓝图:通过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一方面提升自身实力和对修真之道的理解(研究),另一方面将部分成熟技术转化为实用产品(生产),通过特定渠道换取资源(学用),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