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影也赶紧跟上:“我也去打猪草!”
大队长满意地笑着点头。
对这种不愿干重活的知青,主动选择打猪草反倒省心。
至少不会在庄稼地里瞎折腾,免得祸祸了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
当天的主要任务是给花生地除草,夏天看着地里的杂草,心里偷偷乐:“又能偷懒用小耙子了。”
她从空间里换出一把小巧的铁耙子,除草又快又干净,比用手拔省力多了。
入秋之后,天黑得越来越早,大家也开始忙着囤冬天的柴火。
每天下午下工,知青们就会三三两两约着去后山打柴。
可去的次数多了,总能在后山看到姚瑶和宋影的身影。
她们俩手里什么也没有,只是在林子里转悠;
有时候还能看到段磊,他倒是会砍些柴,却总往偏僻的地方走。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三个新知青不简单,心思根本不在干活上。
但大家都心照不宣,谁也没说破,只当没看见。
毕竟都是知青,没必要多管闲事。
晚上回到知青院,夏天做了辣椒炒茄子,就着窝窝头吃。
茄子吸满了辣椒的香味,软糯入味,刚端上桌,姚瑶就凑了过来,盯着盘子里的茄子,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年代孤儿14
夏天抬眼看向姚瑶,脸上没什么表情,语气平静地说:“两块钱一份,一份辣椒炒茄子加一个窝窝头。”
“太贵了!”姚瑶下意识反驳,在她看来,一份家常菜根本不值这个价。
夏天没再多说,只是拿起窝窝头,慢悠悠地咬了一口:“哦,那我自己吃了。”
“别别别!”姚瑶赶紧改口,“一块五一份,我不要窝窝头,就买炒菜!”
“可以,去拿你自己的碗来。”夏天依旧没什么情绪起伏,低头继续吃饭。
姚瑶见状,连忙跑回自己房间拿碗,生怕夏天反悔。
等到放假休息,夏天一早便去了供销社,买了盐、小米辣、一个陶瓷坛子,还有几个空罐头瓶。
眼看冬天就要到了,得提前腌些咸菜、做些酱料,才能安稳过冬。
回到知青院,她先检查坛子的密封性:点燃一张纸扔进坛子里,迅速盖上盖子,在坛口边缘加满水。
等了一会儿,见坛口的水没有冒泡,也没有被吸进去,确认密封性没问题,才把坛子洗刷干净,放在太阳下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