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闹钟还没响,夏天就醒了。
多年职场生涯养成的生物钟早已刻进骨子里,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都是这个点准时醒。
起身、叠被、铺好床单,动作流畅得像刻进骨子里的程序。
简单洗漱后换上通勤穿的浅灰色衬衫,还特意从抽屉里翻出身份证、银行卡,还有之前办的各类职业资格证都放进空间。
在路上买了几个包子就匆匆赶到公司。
到公司时刚过8点20,打卡、放下包,夏天跟着同事们走进会议室开早会。
早会一散,她便快步跟上经理的脚步,声音平稳却坚定:“张经理,我想跟您说下,我打算辞职,之后想自己开个工作室做内容创业。”
两人寒暄了几句,经理见她态度笃定,便点了头:“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既然想好了,就去试试。”
得到应允,夏天松了口气,回到工位立刻打开企业微信,仔仔细细填好离职申请提交。
敲定了离职的事,夏天依旧按部就班处理手头的工作。
不过两天,张经理就找好了接手她工作的同事。
随着交接推进,她的工作量渐渐减了下来,以往几乎天天加班的夜晚,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
每个下班后的夜晚都成了夏天的“充电时刻”。
回到家吃完晚饭,她便坐在书桌前打开b站,搜索“新手视频拍摄入门”“剪辑软件基础教程”。
屏幕亮着的光映在她脸上,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不停记着:“拍摄时要注意光线,顺光拍食物更显质感”
“剪辑用转场别太花哨,简单的淡入淡出更自然”。
遇到难懂的操作,她就暂停视频反复练,直到能熟练调出想要的效果。
同时,她还在网上下单了便携三脚架、补光灯、麦克风,每笔订单都截图存好。
这些消费记录都是“痕迹”,往后若有人问起,也能说清来龙去脉。
等基础操作练得差不多了,夏天又开始研究行业里的大v视频:看他们怎么设计探店脚本,用什么角度拍食物更诱人,如何通过剪辑节奏带动观众情绪。
她把喜欢的视频下载下来,逐帧拆解镜头,甚至会对着素材模仿拍摄,再对比原视频找差距,常常一琢磨就到了深夜。
忙忙碌碌间,一个月转瞬即逝。
夏天的离职申请早已通过,工作也交接得干干净净。
离职那天,部门同事拉着她去吃散伙饭,跟熟悉的同事们挥手告别。
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拂过脸颊,她抬头看着天边的晚霞,嘴角忍不住扬起。
旧的旅程结束了,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
按照规划,夏天决定从最贴近生活的家常菜起步。
她先筛选出本地评分高、口碑好的饭馆,专点菜单上的“常客菜”,像是糖醋排骨、鱼香肉丝这类大众熟悉的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