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姚瑶她们的“特殊待遇”,村里人也没多计较。
能挣到钱、孩子能吃到糖,这不比啥都强?还要啥自行车呢!
寒冬腊月,村里的人大多猫在家里不出门,夏天也不例外。
她把从废品站收来的书和课本整理好,每天窝在宿舍里看书。
她的宿舍挂了厚门帘,挡风又保暖,比其他房间暖和不少。
周洁闲得发慌,一有空就来夏天屋里蹭暖看书;
她来了没几天,杨柳也跟着过来,最后还把莫云叫上。
四人凑在一起,不打牌也不闲聊,各自捧着书安静阅读。
偶尔遇到不懂的地方,才轻声讨论几句,倒也成了知青院冬日里一道安静的风景。
夏天每次去镇上,总会特意去废品站或书店淘两三本书带回来,久而久之,她屋里的书越来越多。
既有高中课本、农业技术书,也有小说、散文,种类格外丰富,足够四人打发漫长的冬日时光。
转眼到了年底,离过年越来越近,村里开始热闹起来,杀年猪、算工分,家家户户都忙着筹备年货。
夏天和其他知青闲得无聊,也跑去村口看热闹。
看着肥硕的年猪被宰杀,闻着锅里飘出的杀猪菜香味,夏天才真切地意识到:要过年了。
算完工分后,夏天领到了80多块钱,这是她大半年辛苦劳作的报酬。
拿着钱和分到的一块新鲜猪肉,回到宿舍,开始着手准备年货。
她先切下一块猪肉,剁成细腻的肉馅;
又把白菜剁碎,撒上盐杀出水分,用纱布挤出多余的汁水,再把白菜和肉馅混合,加入酱油、花椒粉、姜末等调料,拌匀腌好,这是饺子馅。
和好面团后,擀皮、包馅,一个个饱满的饺子很快摆满了盖帘,直接拿到院子里冷冻,以后可以随吃随取。
除了饺子,她还煮了软烂的豆子做豆包,蒸了窝窝头和酸菜猪肉包子,这些面食蒸熟后也都拿到外面冷冻保存;
又炸了麻花、麻叶,炒了花生和瓜子,一番忙碌下来,年货才算备得差不多了。
过年时,留在知青院的知青凑在一起过了年。
每个人都拿出自己准备的年货,夏天贡献了饺子和炸货,其他人则带来了糖果、糕点和米酒,最后几人炖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大杂烩。
没有家人陪伴,倒也热闹。
只是翠姐回了家,没人再像之前那样细心照顾他们,几人难免调侃自己是“没人管的小可怜”,“没人要的野孩子”。
过完年没几天,周洁和杨柳突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他们打算在2月份结婚,赶在3月份开春农忙前把婚事办完。
夏天又惊又喜:“你们都没回家见父母,怎么就定了婚期?”
周洁笑着解释:“我们俩是一个县的,过年的时候,他爸妈特意去我家提了亲,两家父母都特别同意,所以就商量着早点把婚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