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没投自己的票,也还是有十来个人愿意跟着自己。
一时,车间主任带了人过来,刘组长接了二十多个人,分给了周晴三个人,就满了三十。
接下来,车间主任又宣布了一件事:“同志们,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我将调往别的车间,三组的刘组长,升为这个车间的车间主任!”
一时间,车间里又是掌声。
周晴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刘组长是高升了,这是好事情,刘组长为人厚道,也算明察秋毫,是个好领导。
刘组长上台简短地说几句话之后,就让各小组长自己安排组员的工序。
周晴是个言出必行的人。
事先,她对组里其他组员的情况,也都有大致的了解。
所以,这次分工序,她把复杂的,工资高的工位,全部分给了家里有困难的组员,其中就包括王翠翠和她的三个家里特别贫困的朋友。
在分工序的时候,周晴还特意把自己这么分的原因仔细解释了一遍。
众人听了,也都无话可说,毕竟,身为领导,照顾弱小,是最能服众的行为。
分了工序之后,各小组长就一起聚集在办公室里,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会上,已经升为刘主任的刘组长向周晴她们传达了厂里的最新精神。
那就是,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民营服装厂,市场竞争开始激烈,而车间里,对产量以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产量问题发烧
走马上任一个星期之后,周晴就发现了问题。
组里有些人,干活的时候,喜欢偷懒。
这些人主要是性格活泼,爱说爱笑的那种人。
她们会一边干活,一边闲话家常,聊着聊着,手上就开始停了。
服装生产是流水线,一道工序跟不上,整条流水线都会受影响。
关键周晴她们那组还有个弊端,那就是组员绝大部分都是原来车间里,彼此间原本就很熟悉,那话题就更多了。
开始的时候,周晴会出声提醒。
可是,很快她就发现,这种提醒效果不大,顶多只管几分钟,然后她们就故态复萌了。
组里的产量,明显受了影响,照这样下去,这个月底根本完不成任务。
厂里最近新出了规定,完成任务的组长,该月拿二百二十元,超出百分之十的,额外奖励五十元。超出百分二十的,额外奖励一百元,往上以此类推。
而完不成任务的组长,只能拿一百五十元。
周晴当然是想完成任务的,就算不为奖金,起码得证明自己是能胜任这份工作的吧。
可是,眼前这些老油条,到底拿她们有什么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