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张了,她的心情特别的好!
然后,她就开始接着叫卖。
又叫了几声,果然又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少妇。
这少妇脸上的皮肤很白嫩,长相秀丽,看样子就不像是干农活的。
少妇的臂弯里挎着个菜篮子,菜篮子里满满都是菜,还有一提肉。少妇身上穿的衣裳,也干净整洁,而且是的确良的新做的衣裳。
那也就是说,这少妇绝不是普通农户家的媳妇,多半是镇上工作人员的家属,或者是镇上开店铺做生意人家的媳妇。
一般情况下,乡下长得漂亮的姑娘,都会嫁到镇上做生意或者有手艺的人家,或者端铁饭碗的公家人。
“姑娘,你这鱼是怎么卖的?”
“一块钱一斤!”
“好,那你给我四条吧!”周晴心里一喜,急忙拿鱼给她秤。
四条鱼,三斤六两,周晴报了价,把鱼递给少妇,收钱找零之后,顺嘴问了一句:“马上要锄田了,得给家人买些好菜补补力气。”
少妇笑道:“我们家不种地的,我男人是弹棉花的!”
自己猜得果然没错!
现在,春芝麻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农民们手里还是没有闲钱。
只有单位里或者作生意的手艺人,才有条件买鱼吃改善生活。
而自己最初的顾客目标人群,也是锁定在这群人身上。
盆里的鱼只剩下两条了。
她又开始吆喝起来。
吆喝了几声,终于又来了一个顾客。
这个顾客却是她认识的,是她们中学的校长。
当然,校长是不认识周晴的。
他买走了最后两条鱼,周晴完美收工。
她仔细数了数兜里的钱,这一次,她的净利润是九块二毛钱。
1983年的九块二毛钱,可真的不算少了。
而绝大部分的鱼,还在鱼塘里呢!
想到这里,周晴带着成就感,迈着轻快的步子,回到了家里。
不到三天功夫,周晴卖鱼挣了九块多钱的消息,就传遍了全村。
她卖鱼那天,她们村就有不少人看见了,人们问起,她也不隐瞒。
这下,轮不到人们不服气了。
就那么一小会功夫,就挣了九块多钱。
一斤小麦才一分多钱,这一上午,就挣了千把斤小麦!
千把斤小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