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晴正要回房织毛衣,汤兰英却说:“二丫,你留下来。”
周晴就重新坐回到自己的那张小板凳上,用眼神示意母亲说话。
汤兰英叹了口气:“二丫啊!最近,村里人可都在议论你呢!”
“议论我什么?”
“议论你养鱼的事情!”汤兰英道。
“妈,我养鱼,那是我自己的事情,她们有什么好议论的?”
“哎呦,你这个孩子,就不怕庄邻们说你不正干,不踏实吗!”汤兰英急道。
“说就说去,又不少一块肉!”周晴觉得好笑。
汤兰英喘了口气:“你别忘了,你还是个没出门的闺女,你名声要是坏了,以后还能找到什么好婆家呢!”
周晴笑道:“妈,婆家不婆家的,咱们先不考虑,我就奇怪,我不就是挖个鱼塘想养个鱼么?至于坏了名声么?”
汤兰英语重心长:“二丫啊,咱们农村有句老古话,叫枪打出头鸟!凡事,还是不要跟别人不一样,人家才不会议论你啊!”
“妈,那村里都是哪些人在说我?”周晴特别想知道,是哪几个人在背后蛐蛐自己。
“村里人都议论,还能去单独找谁吗?”
周晴又道:“看来,咱们家挖鱼塘的事情,全村人都在盯着呢,是吧?”
汤兰英点了点头:“是啊,全村人都在等着看我们家的笑话呢!”
“妈,你放心,这个笑话,她们看不到的。”
“你事情还没干呢,怎么就见得村里人一定看不到你的笑话?”汤兰英不以为然。
“妈,我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成不?”周晴调皮地冲她妈挤了挤眼。
这时候,在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周根民说话了:“他妈,算了,开弓没有回头箭!鱼塘已经挖了,村里人也都知道了,这个时候停手的话,人家只会更笑话!”
然后,他又对周晴说:“二丫,爸就看你押得中不中了!”
挖鱼塘暗恋者的支持
挖鱼塘的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汤兰英平时被家务占据不少时间,周根民还要忙责任田里的事,所以,他们两口子只是傍晚时分来挖。
至于周晴,家里的菜园已经默认归她打理,在打理菜园之余,她就会拿着榔头挖鱼塘。
上辈子,她一直读书,爸妈和大哥都舍不得让她干挖地这样的重活。
可是,这辈子,不忙不行了。
在这个时代,想要丰衣足食,目前看来,只能靠自己的劳力。
那些倒买倒卖的事,其实更容易挣钱,可是,改革开放在刚刚开始,市场还没有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