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心讲,丁寒确实想知道白崇的想法。
可是,他不会把自己的想法袒露给白崇知道。
白崇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想把盛怀山推到驻京办主任的位子,这不由丁寒不多疑起来。
燕京北院调查组二次来四方县调查交通事故。因为事故发生在淮化境内,盛怀山此时的身份属于敏感时期。
调查组去了四方县快一个星期了,还是没见着有任何消息流出来。偏偏这时候盛怀山的位子要动,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其实,丁寒心里很清楚,一个市长被提拔到驻京办的位子,显然是得到了组织的重用。
但实际情况是,没有几个市长愿意拿市长的位子去换一个驻京办主任的位子。
丁寒也知道,淮化市为应付本次燕京北院的调查,是下了血本的。
谁都知道,一旦燕京调查组查出来府南瞒报了死亡数字,这对整个府南官场而言,都将是一场大灾难。
当初,张明华副主任想逼着丁寒在调查结论上签字,为此不惜冒着风险把丁寒临时留置。
张明华留置丁寒,目的其实很简单。他必须冒着风险,杜绝丁寒接触到燕京来的调查组。
在张明华的印象里,丁寒不是一个逆来顺受,能融会贯通领导意图的人。
兰江贿选案上,丁寒以一个新人的姿态,出声反对省委办公厅形成的调查结论,已经让张明华明显感觉到,丁寒绝非一个容易控制的人。
丁寒很清楚,张明华刻意瞒报事故死亡数字,就是在保护一些人。
虽然说,张明华暗示过他,他是站在保护启明书记和舒省长的立场上。但丁寒一点也不认为,张明华瞒报数字的目的,真是为省领导。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燕京卷土重来再次展开调查,明显就是对府南省出具的调查结论存疑。
从一开始,丁寒就知道,淮化市为应付调查搞的这一套瞒天过海的招数,会被揭穿。
然而,七天过去,调查工作似乎还被蒙在一层迷雾中。丁寒知道,调查组在四方县的调查肯定不顺利。
白崇见丁寒似乎没有太多想知道他想法的意思,他自己先尴尬起来。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府南自从舒省长来了后,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这是想给领导排忧解难啊。”
白崇的话,说得很真诚。府南要想高速发展,靠自身的能力,显然有难度。
发展就需要借助外力。这是舒省长履职之初,就公开的话题。
外力是什么?当然是招商引资。
所有认为靠自身能杀出一条血路的想法,都是幼稚可笑的想法。
天下发展,关起门来做皇帝,最终的结局都是被外部势力破门而入,落得个尸横遍野,声名狼藉,百姓遭难的惨痛教训。
白崇认为盛怀山在招商引资方面有独特的见解,而且一个“山水淮化”的项目确实做得惊天动地。把盛怀山安排在驻京办主任的位子上,还真有人尽其能的意思。
可是,一名干部的升迁调任,白崇是没有能力左右的。
特别像驻京办主任这么一个重要的位子,换人必须经过省委常委的会议讨论。
突然,他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他隐隐约约觉得,白崇突然的提议,背后一定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丁寒其实很清楚,白崇与盛怀山的关系,平常并不密切。甚至说,他们过去最多就是点头之交。
为什么白崇在这时候生出热衷推荐盛怀山的想法?
他往深处一想,便感觉出来,白崇的提议应该就是得到了盛军秘书长的授意。
“明天周六了。”丁寒开玩笑道:“秘书长,有时间吗?”
白崇狐疑地问了一句,“小丁你有事?”
“没事。”丁寒笑笑道:“过年之后,一直在高强度工作。我想放松放松一下,出去走走。”
“小丁想去哪?”白崇似乎来了兴趣,笑眯眯道:“我陪你一道去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