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怀山在淮化鸿安镇打造的“山水淮化”项目,让丁寒一步步看到了一个男人的野心。
他不否认,盛怀山胆大,敢想敢干。
山水淮化项目投进去接近十个亿,没有胆量还真不敢这样投入。
毕竟,鸿安这地方,到底还是偏僻了一些。
如果考虑什么时候能把成本收回来,根本不敢如此投入。
而盛怀山似乎乐此不疲,不但继续在项目上加大投入力度,而且不遗余力四处招商引资。
据说,淮化的建设重心,都在山水淮化项目上。
这两年,盛怀山对山水淮化的宣传,也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下令花巨资在电视上做广告,表示还要把广告做到国外去。
山水淮化项目被盛怀山包装得美轮美奂,项目自然成了他的政绩。项目政绩被视为府南省独领风骚。
丁寒在接触和了解了项目后,心里就一个疑问。如果把投进去的这些钱,放在改善民生上,淮化市的老百姓应该是全省享受社会福利最好的。
盛怀山搞这么大的项目,最关键的一点是没向省里伸手。所有的资金都是淮化市自己想办法。这也是他被府南省认为是个有能力的干部原因之一。
尽管淮化市从来不向外界透露自己的财政情况。但丁寒在四方县的遭遇,还是感知到了淮化财政的寒冬。
四方县交警大队长武方平无意识的一句话,却让丁寒留了心。
在淮化,所有执法部门都有经济指标。而且指标都定得很高。四方县交警大队为了完成创收任务,不得不在交通要道上设卡查车。终极目的,无非就是想完成上级下达的创收任务。
按武方平的话说,如果他完成不了创收任务,他头上的这顶交警大队长的帽子就戴不稳。
四方县交警队罚款,几乎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来淮化两天,丁寒做到了心里有数。
他一直想找个机会与盛怀山深入交流一下,提醒或者暗示他。但是,盛怀山显然没有给他任何机会。他给丁寒粉饰的是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洞天福地在一座山的半山腰。没有大路上去。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路上,来往着不少人。看到丁寒他们的车,大家都驻足观望。表情却一个个都很淡漠。
沿着小路又走了十几分钟,终于到达洞口。
山里的寒冬,本来气温就出奇的低。可是人一到洞口,却感觉从洞里吹出来的暖风,让人浑身暖洋洋的特别舒服。
洞口很大,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
从洞内流出来的一股清泉,蜿蜒在石缝中,氤氲着一层热气,奔流往下。
从洞口看进去,洞里并不平坦。沿着石壁,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床。
地上,散落着千奇百怪的各种做饭的家伙什。总而言之,整个洞给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差。
盛怀山的眉头紧皱起来,转过头问了一句跟在身边的人,“你们是怎么管理的?这洞搞得一团糟,你们不知道?”
随行人员尴尬地解释,由于来洞里的老百姓人员复杂,而且大多数都是身患绝症之人。因此他们不好强行管理。
“胡闹!”盛怀山不高兴地指示,“我早就说过,必须规范。这样没有规矩的情况,不允许再发生了。”
他当场下令,地方政府配合项目指挥部,把洞里的人全部清理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