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古朴的旧书,那书扉页上画着一些穿长袍的人的图画,袍子和夏明素的袍子类似。
她怎么现在才想起来看!难道这本《医话针灸》就是导师所说的神书?!
她如饥似渴地翻开这本并不起眼的书,里面的很多文字和论文上的词汇如出一辙。
书中说“檀中穴、太冲穴、合谷穴、三阴交等穴位都有散结化淤的功效,但癌症患者一般都很虚弱,太冲穴不可刺太深,心脏脾虚患者不可刺檀中,阴虚火旺者不宜过度刺激三阴交……”[1]
她再看那只有两页的论文上的案例,上面没有这么多理论知识,但是每个案例上写的针灸穴位和刺针深度等竟然并不违背这本书上的规则。
再看帖子的回复,已经有一个辖区医院的主治医生慧眼识珠在帖子下面回复了好几十楼想要和帖主本人取得联系。
想到最近的课题研究以及可能的论文发表机会,lee心中产生一种隐秘的欣喜,要是这位“女少手”能够加入她的课题组,那她离完成导师的夙愿也就不远了。
她也在帖子下面回复,“你好,我是三色医科大学肿瘤研究实验室的教授lee,对你的论文十分感兴趣,我曾经在《doc》杂志上发表过十余篇论文……目前的课题组欢迎您的加入,可私信我。”
有不少人看见lee如此热情,便也意识到这个帖主的实力,纷纷在帖子下面自我介绍起来,核心思想都是想要和帖主见面深入交流或者是希望帖主加入自己。
一时间这帖子竟然变成了当晚的热帖还被管理员标红了。
夏明素第二天起床,照例洗漱吃饭,在系统里学了两个小时才到医馆开业时间,此时医馆外面已经排了很长的队。因为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每个人的脉象在清晨是最为准确的,所以她规定只在上午看病,固定看50人。
下午则是抓药、升级医馆、土地、学习等。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医馆没钱需要拼命干活,现在医馆走上正轨,不仅在连锁药店的各种感冒药、泡脚药包、线香热卖,就连药膳店也是人满为患。
药膳店的菜单又重新丰富了许多种菜,妮娜给医馆做了个小程序,开设了外送服务,小程序下单就能外送到家,夏明素把原来的8000贝币工资作为基础工资,其余变成提成制,妮娜现在每天忙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夏明素忙到中午再打开论坛的时候,发现消息栏竟然有999+条消息。
再一看内容她还以为误入招聘界面,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在她的帖子里自我介绍说要深入交流啊?!
可她分身乏术,不想加入任何其他的医院、组织,所以她并未回复任何人。
她甚至看见了lee教授的名字和头像,点开这个头像的主页,此人已经被官方认证了正是三色医科大学的lee教授。
lee教授的回复很详细,夏明素点开邮箱,发现昨晚修改过标题的论文又被退了,于是按照回复里的提示重新修改了一遍再发了上去。
这次要是在被退,她就不投《doc》了,她会考虑投一些知名度没那么高的杂志。
果不其然,即便她重新修改了格式,这论文也难逃被退回的命运,她干脆重新整理稿件,将其投到了一个二线医学杂志的邮箱里。
没想到的是,二线杂志也不要,就这样不断降级降级,最终投到最后,她只能投到一个名为《联医评论》的不出名不入流的n线杂志上。
总归是要发表文章的,她想,投哪都一样。
《联医评论》编辑部里,主编郭蕊靠在办公室的桌子上,眉头紧紧皱着。
“我就说一开始不应该把名字叫这么大的,还《联医评论》,听起来以为多么高大上,实际上上个月我们才卖出不到三百本。”副主编张建一边给她看报表一边吐槽。
“再这么下去不行啊,”郭蕊叹气,“下个月要是还这样就得解散了。”
她翻看着手边递上来的投稿,由于杂志十分不知名,投稿上来的的也没几个能够正经发表的,投递到她们杂志稿件也不少,但全都是什么感冒小妙招等一些很难称之为论文的内容。
很多时候实在凑不到数,她们就在杂志上连载一些医学小故事和医学小笑话,不得不说,这效果不错,毕竟有挺多人买杂志就是冲着这上面的故事和笑话。
要是她们杂志能够发表出一篇很有水准的二线以上的文章就好了,最好是什么临床研究之类的,这样业内肯定会有不少人买,销量就有保障了。
郭蕊翻着投稿,一篇名为《癌症临床治疗的针灸方法研究》的论文映入眼帘。
-----------------------
作者有话说:[1]穴位禁忌出自百度百科。
03辖区优秀学生人选
三色医科大学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周就会举办表彰大会,表彰大会是面向全校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上年度的荣誉都在此次大会中产生。
按照往常情况,通常在第一周的周二或者周三就会开这个大会,但这次等到周四各部门还迟迟没有收到开会的消息。
老师们的返校时间要比学生早一周,表彰的人选一般都会提前在学生开学前就选拔出来,只不过这次大家对“三色医科大学年度优秀学生”这一人选各执己见。
“去年就是专业成绩综合第一的学生拿奖,前年虽然不是成绩第一,但是那个学生专业排名前三,我想不通为什么今年的‘优秀学生’人选里会多出一个成绩只占中游的夏明素,更不明白竟然真有人给她投票。”教务处的一位老师皱着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