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一路官心唐西最新章节更新时间是多 > 第91章 正式开幕(第1页)

第91章 正式开幕(第1页)

会议一直开到下午四点,每个人都领了任务,干劲十足地离开了会议室。唐西刚回到办公室,水亦云就从市城赶来了,手里拿着李晶晶团队的彩排流程表道:“西哥,李晶晶的团队明天上午十点到,彩排场地我已经和于明丽确认好了,就在文化广场的舞台。他们还特意问,能不能在彩排后去富硒茶园看看,想拍点宣传素材。”

“当然可以!”唐西眼睛一亮道:“你安排一下,明天下午我陪他们去茶园,再让合作社的乡亲们准备点刚采的茶叶,让李晶晶尝尝鲜,她要是能在社交媒体上发点茶园的照片,比咱们做十次广告都管用。”

水亦云笑着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对了,投票的事我又看了一眼,票数还在涨,但评论里都是夸你的,没人再阴阳怪气了。孟副市长还特意给我发消息,让你别太在意网上的声音,专心把文化节办好。”

唐西心里一暖,拿起桌上的富硒茶,给水里泡了一杯道:“你也累了,喝点茶歇歇,明天文化节彩排,还要辛苦你跟着。”

“我可是市里的知名律师,怎么到你们这里成打杂的了!”水亦云娇媚一笑,唐西也默契了笑了。

接下来的两天,高桥镇像上了发条的钟表,每个人都在连轴转,唐西每天天不亮就去文化广场检查进度,中午在农家乐和游客聊反馈,晚上还要修改给吴书记的汇报材料,直到深夜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李磊带着村民给富硒产品贴标签、装礼盒,张大爷的舞龙队每天排练到天黑,于明丽则忙着对接县电视台,确认文化节的直播流程。

终于到了文化节开幕的那天。

清晨五点,第一缕阳光爬上正阳山的峰顶时,唐西已经站在了正阳文化广场的舞台上,工人们正在挂最后一串红灯笼,红色的灯穗在风里晃着,像一串跳动的火苗;舞台背景板上“首届正阳山文化节”的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广场入口处,李磊带着村民摆好了富硒产品展台,透明的玻璃罐里装着饱。满的富硒大米,锡箔袋里的富硒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石材文创摆件整齐地摆放在展架上,每一件都刻着正阳山的轮廓。

“唐书记,吴书记和孟副市长的车队快到了!”于明丽拿着对讲机跑过来,额头上沾着细汗,“曹州长也来了,说要提前帮咱们看看展台的布置。”

唐西整了整身上的深蓝色西装,接过于明丽递来的矿泉水,拧开喝了一口。远处的山道上,一串黑色的轿车正缓缓驶来,阳光透过车窗,在路面上投下移动的光斑。他深吸一口气,朝着车队驶来的方向走去,脚步坚定而沉稳——这一天,他等了整整一年。

车队停稳后,吴晶、孟天阳和曹正清率先下车。孟天阳穿着一件浅蓝色的风衣,看到广场上的热闹景象,眼睛一亮:“唐西,你们这文化节,搞得有模有样啊!这富硒产品展台布置得不错,既有特色又显档次。”

“都是您指导得好。”唐西笑着迎上去,“张大爷的皮影戏已经准备好了,您要不要先去看看?他们还特意加了一段和富硒产业相关的新剧情,叫《正阳神君赐富硒》。”

“好啊!”孟天阳爽快地答应,跟着唐西走向皮影戏台。戏台搭在广场的东侧,黑色的幕布已经挂好,张大爷正和几个老工匠调试皮影。看到孟天阳过来,张大爷赶紧放下手里的皮影,搓着手笑道:“孟市长,您来了!咱这新排的皮影戏,讲的是正阳神君看到老百姓种富硒大米增收,特意显灵保佑咱高桥镇的故事,今天保证让您大开眼界!”

孟天阳凑到幕布前,看着皮影上精雕细刻的“富硒稻田”,点头赞道:“这创意好!把传统文化和现代产业结合起来,既传承了手艺,又宣传了产品。唐西,回头把这皮影戏申报非遗,市里会给你们支持。”

正说着,广场上突然响起一阵欢呼声——李晶晶的团队到了。唐西抬头望去,只见一辆白色的商务车停在入口处,李晶晶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戴着墨镜,在工作人员的簇拥下走下来。水亦云赶紧迎上去,和她低声交流着彩排的细节。

上午九点半,文化广场上已经挤满了游客。入口处的电子屏上滚动着“首届正阳山文化节开幕式”的字样,广播里循环播放着市台录制的预热音频,主持人用热情的声音介绍着:“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美丽的正阳山!今天,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民俗表演、明星演唱,还能品尝到高桥镇特色的富硒美食,让我们一起期待开幕式的到来!”

上午十点,开幕式准时开始。唐西站在舞岛中央,手里拿着话筒,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有举着相机的游客,有穿着蓝布衫的村民,还有坐在第一排的吴晶、孟天阳、曹正清和市里的联络员。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舞台上,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广场:

“各位领导、各位游客、父老乡亲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正阳山下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首届正阳山文化节终于和大家见面了!站在这里,我心里满是感激——首先要感谢市里的领导,周市长多次关心高桥镇的发展,孟副市长更是两次亲自来调研,帮我们解决了富硒产业的技术难题和旅游规划的瓶颈;还要感谢县里的吴书记、曹州长,在文化节筹备期间,给了我们太多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曹州长,不仅帮我们协调了扶贫基金,还承诺要给高桥镇的发展一路绿灯。

更要感谢高桥镇的每一位老百姓!去年我刚到这里的时候,镇里还是一片冷清,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地里的庄稼没人种,山神庙的石阶上长满了青苔。是你们,跟着我一起干——张大爷带着舞龙队排练到深夜,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喊累;李磊盯着民宿装修,连续一个月没睡过一个整觉;合作社的乡亲们,凌晨三点就起来收割富硒大米,就为了让今天来的游客能尝到最新鲜的味道;还有咱们的民间艺人,把石材厂的废料变成了精美的文创产品,让老手艺有了新活力。

有人问我,高桥镇为什么能在一年里变这么多?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两个字——实干。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引进富硒品种,我们跑了省农科院五趟,终于找到了最适合本地土壤的品种;改造石材厂,我们请了专家来指导,投资86万引进了脉冲袋式除尘器,让粉尘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修缮山神庙,我们保留了老工匠的传统手艺,砖缝里嵌的麻筋,都是浸过桐油的,能保证三百年不腐。

今天的文化节,不是为了热闹,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高桥镇有好东西——富硒大米亩产一千多斤,每斤含硒0。2mg,能养胃;富硒茶用有机肥种植,没打农药,能提神;石材文创用废料做成,既环保又有特色。我们还要让更多人知道:高桥镇有好文化——《正阳神君传说》的皮影戏,传承了五百年;舞龙的手艺,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山神庙的故事,藏着咱华国人的乡愁。

市里说要把高桥镇打造成全市新农村发展的模板镇,这不是给我们的荣誉,是给我们的责任。未来,我们要做三件事:第一,把富硒产业做大做强,制定统一的标准,让更多人吃到正宗的高桥镇富硒产品;第二,把旅游和农业结合起来,游客来了,能采茶、能种田、能住民宿,让大家来了就不想走;第三,把我们的技术传给邻镇,一起搞富硒产业带,让更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一句话:高桥镇的明天,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一起干出来的。今天,文化节开幕了;明天,我们还要一起努力,让高桥镇的日子,像这正阳山的太阳一样,越来越红火!

现在,我宣布:首届正阳山文化节,正式开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