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一路官心最新章节更新内容 > 第80章 来者不善(第1页)

第80章 来者不善(第1页)

两人坐在阳石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规划着正阳山的未来,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布局,从宣传推广到品牌建设,聊得不亦乐乎,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

“说真的,唐书记。”高志学突然严肃起来,“我以前觉得挣钱最重要,可看到高桥镇这两年的变化,看到老百姓脸上的笑容,我才明白,做这些事比挣再多钱都有意义。”

唐西拍了拍他的肩膀:“能明白就好,咱们做这些,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让这片土地越来越好,让子孙后代能过上好日子。”

下山的时候,唐西特意走得慢了些,仔细观察沿途的植被和地形,在笔记本上画了简易的地图,标注出适合建观景台、小卖部、露营地的地方,高志学跟在他后面,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暗暗佩服——难怪唐西能把高桥镇发展起来,这份踏实和远见,不是谁都有的。

回到山神庙村时,已经是傍晚,夕阳给村庄和山峦镀上了一层金色,农家乐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空气中飘着饭菜的香味,张大爷坐在村口的石凳上,见他们回来,笑着问:“两位爬上去了?累坏了吧?”

“累是累,但值得。”唐西说:“大爷,你们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张大爷乐呵呵地说:“我就知道唐书记是贵人,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

车子驶离山神庙村时,唐西回头望去,山神庙的红墙在暮色中格外显眼,正阳山的轮廓渐渐模糊,他拿出笔记本,在最后写道:“正阳山考察结论:资源优质,潜力巨大,可作为高桥镇‘农旅融合’战略的重要支点。下一步计划: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详细开发方案,争取年底前启动首批项目。”

“想啥呢?”高志学问。

“想高桥镇的未来。”唐西说:“富硒产业、乡村旅游、生态康养,多管齐下,用不了几年,这里肯定能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镇。”

高志学笑了:“到时候我就在正阳山脚下建个度假酒店,天天陪着你爬山。”

“你还是先把步道和停车场建好再说。”唐西说:“对了,山神庙的修缮方案尽快做出来,要保留原貌,不能搞成现代化的样子。”

“放心吧,保证原汁原味。”高志学拍着胸脯说。

车子驶上柏油路,高桥镇的灯光越来越近,唐西看着窗外掠过的稻田和大棚,想起刚到高桥镇时的情景,心里感慨万千,虽然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但他从未动摇过——只要一心为老百姓做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对了,乔康复那事,你别再插手了。”唐西突然说:“他做的那些事,迟早会受到惩罚,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高志学愣了一下,点点头:“我听你的,不过要是他敢再来捣乱,我可饶不了他。”

唐西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未来的路不会一帆风顺,乔康复背后的势力还在,随时可能反扑,但他不怕,高桥镇的发展像一棵大树,根系越来越深,枝干越来越壮,已经不是谁能轻易撼动的了。

回到镇政府大院时,天已经黑透了,办公楼的灯大多灭了,只有唐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他泡了杯茶,坐在桌前,摊开正阳山的考察笔记,开始草拟旅游开发的初步方案。窗外镇郊,罐头厂的机器还在运转,发出低沉的轰鸣,像一首充满希望的歌谣。

唐西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高桥镇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多梦要圆,他拿起笔,在方案的开头写道:“依托自然馈赠,挖掘文化内涵,让高桥镇的每一寸土地都绽放光彩。”

灯光下,他的身影专注而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高桥镇更加美好的明天。

……

经过了月余的筹备,正阳山旅游项目终于尘埃落定,唐西正想着终于可以喘口气修正一段时间的时候,接到了翁妍的电话,电话中翁妍和他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唐西挂断翁妍的电话,望着窗外远处暮色中的罐头厂,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

柳飞烟这个名字像根细针扎进他的神经,柳飞烟是县电视台刚刚提拔的副台长,据说是曹正清安插到电视台的亲信,一上任就与翁妍展开激烈的竞争,两人在电视台的关系针尖对麦芒,自从姨夫邹正青落马之后翁妍也失去了靠山,渐渐地不吃香了。

电话中翁妍告诉他,柳飞烟此次带队进行专访,将携手县农业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同往,专访的结果将关系到乡镇未来几年的财政拨款和扶住力度,翁妍说的没错,高桥镇这两年风头太盛,曹正清不可能坐视唐西在政绩簿上独领风。骚。

"叮铃铃——"办公桌上的座机突然响起,唐西接起便听到县委宣传部干事的声音:"唐书记,柳副台长一行明天上午九点到高桥镇,考察行程需要您确认一下。"

核对完行程之后,唐西讲电话打给了于明丽道:"把汇报材料发我邮箱,另外你们党政办准备接待方案,要突出富硒产业和正阳山旅游项目的联动效应。"

挂断电话,他打开电脑,屏幕上跳出柳飞烟的履历:38岁,新闻学硕士,原在市电视台实习,今年初被曹正清安排到了县电视台,以高学历出任副台长职务。

"来者不善啊。"唐西自言自语。

一直忙碌到凌晨一点,唐西才敲定接待方案,他特意在行程里安排了山神庙村农家乐和正阳山实地考察,又让高志学连夜准备修缮方案的PPT。

九点整,两辆黑色轿车驶入镇政府大院,柳飞烟踩着细高跟下车,浅黄色束腰风衣衬得她明艳动人,与身后抱着摄像机的年轻记者形成鲜明对比。

"唐书记久仰大名。"她伸出手,指甲上的蔻丹红得刺眼,"高桥镇的富硒产业可是全县标杆,这次我们要好好挖掘典型经验。"

"柳副台长谬赞了。"唐西微笑着握手,道:"不过是因地制宜罢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