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的团队虽然壮大了,但几个主要部门的负责人却迟迟没定下来——规划建设局局长李刚、经济发展局局长陈建国、招商引资局局长张梅,这三个岗位都是开发区的核心岗位,县里一直没给出明确的调整意见。
“唐书记,吴书记刚才给我打电话,说曹州长想让曹鹏当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协助林浩工作,”刘伟走进来,脸色有些担忧,“曹鹏要是进了规划建设局,李刚局长的工作恐怕会被掣肘。”
唐西皱起眉头——曹正清这是不甘心,想让曹鹏进核心部门,以后好插手军供项目和银线大桥。
“我去跟吴书记谈谈,”唐西起身拿了外套,“规划建设局是核心部门,绝不能让曹鹏进去——就算曹正清不同意,我也得坚持。”
赶到县委办公室时,吴晶正在跟曹正清争论。
“曹州长,规划建设局是开发区的核心部门,曹鹏没经验,进去只会拖慢工作进度!”吴晶的声音有些激动。
曹正清坐在对面,脸色阴沉道:“吴书记,曹鹏怎么就没经验了?他在住建局做过道路建设,怎么就不能进规划建设局?唐西能推荐林浩,我就不能推荐我曹鹏?不能让唐西任人唯亲。”
“曹州长,林浩是通过笔试和面试进来的,有真才实学,曹鹏呢?他是怎么进来的!”吴晶反驳道。
“你……!”曹正清刚想说话,看到唐西进来,把话咽了回去。
唐西走到两人面前,道:“吴书记,曹州长,关于规划建设局的人事安排,我有个建议——林浩担任副局长,主持日常工作;李刚局长继续担任局长,负责全局统筹,曹鹏要是想进规划建设局,就让他先在林浩手下做个普通干事,跟着学习,等有了经验,再考虑提拔。”
曹正清脸色稍缓——唐西虽然没让曹鹏当副局长,但也没把话说死,给了他一个台阶下,吴晶也点点头道:“这个建议不错——既给了曹鹏学习的机会,也不会影响规划建设局的工作。”
曹正清没再反对,起身道:“行,就按唐书记的建议来——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要是曹鹏在规划建设局做得好,以后该提拔还是要提拔。”
“那是自然,”唐西道,“只要有能力,不管是谁,我都会推荐。”
从县委出来,唐西心里松了口气——虽然主要领导的调整还没完全定下来,但至少暂时平衡了各方关系。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博弈,但他有信心——只要他坚持原则,把开发区的工作做好,就不怕别人挑刺。
回到开发区时,夕阳正落在军供项目的大楼上,金色的光芒洒在墙面上,格外耀眼,林浩和李刚正在工地检查外墙装修,看到唐西进来,连忙迎上来道:“唐书记,外墙装修已经完成了30%,按照这个进度,八月底就能全部完工。”
唐西点点头,看着眼前的大楼,心里涌起一阵成就感——从年初的舆情风波,到现在的团队扩容、项目推进,这半年来,他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银线大桥即将开工,富硒产品即将上市,民族文化展示区即将招商……开发区的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他。
开发区的塔吊还在蓝天下轰鸣,军供项目外墙的玻璃幕墙刚安装到第十层,反射着七月的骄阳;富硒产品深加工基地里,省农产品集团的技术员正带着工人调试果汁生产线,机器运转的嗡鸣声里,隐约能闻到葡萄的甜香。
唐西站在管委会办公楼的露台上,手里捏着那张盖着市萎组织部红章的通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干部培训班”几个字——一周后,他要去市萎党校报到,为期两个月。
“唐书记,这可是好事啊!”刘伟端着两杯凉茶走上来,把其中一杯递给唐西道:“每年党校的后备干部班,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去,您这可是一步踩在了关键点上。”
唐西接过凉茶,却没喝,目光落在不远处的银线河上——河对岸的银线大桥施工筹备处已经立起了蓝色围挡,李刚和林浩昨天还跟他汇报,说地质勘探报告已经出来,就等汛期过了开工。
“好事?”唐西自嘲地笑了笑,“现在开发区正是关键时候,军供项目要赶在年底前竣工,富硒展销中心下个月要试运营,银线大桥的招标方案还没定,这时候把我调去党校,你觉得是好事?”刘伟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压低声音道:“您是担心……曹州长那边?”
唐西没说话,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开发区干部调整刚落定,曹正清想让曹鹏进规划建设局的心思落了空,乔康复虽然闭门不出,但范思琪的一丈红酒店最近总接待些省里来的人,明眼人都知道是在暗中活动,这党校培训班来得太巧,巧得像是有人故意把他从开发区摘出来——毕竟他在,曹、乔两家想插手军供项目和富硒产业,总多一层阻碍。
“去把开发区近半年的项目进度表整理出来,还有银线大桥的招标预案,都给我准备好。”唐西转身往办公室走,“另外,通知陈建国、李刚、张梅,下午三点开班子会,我不在的这两个月,开发区的工作得重新分工。”
下午的班子会上,气氛有些沉闷,陈建国捏着钢笔,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道:“唐书记,您这一走,果干车间的设备更新怕是要拖慢进度,省农产品集团那边催了好几次,说要赶在葡萄成熟前试生产。”李刚也急道:“军供项目的消防验收方案还没报给市里,孟副市长那边还等着您去对接,我去的话,怕分量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