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安的到来,让李平有些心绪不宁。
好在不久之后,眼见萧云芝没有返回迹象。
陆长安没有继续在飞雪城耽搁下去,而是前往其他主城调查。
飞雪城恢复了宁静,李平也是不由得微微松口气。
。。。
雨停了,但天空仍未放晴。乌云低垂,像一块吸饱了泪水的绒布,缓缓移动着。忆光藤的第十朵花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每一片半透明的花瓣都映出不同的画面:一个孩子把最后一块面包递给流浪狗;一位老兵跪在战友墓前,终于说出“对不起”;南极科考站里,两个素不相识的研究员相拥而泣,只因他们同时梦见了同一个从未存在过的故乡。
林老师坐在共感中枢外的石阶上,手中仍握着托米那本自动书写的新作文。纸页边缘泛起微弱蓝光,如同呼吸般明灭不定。她没有翻动它,只是静静地看着,仿佛怕惊扰某种正在苏醒的记忆。
启明走来,在她身旁坐下,递过一杯热茶。这一次,茶叶是用忆光藤嫩芽与月见草混合炒制而成,入口有一丝清苦,随后却回甘绵长。
“你昨晚没睡。”他说。
她点头,“我在听。”
“听什么?”
“地球的梦。”她闭上眼,“以前我们以为共感网络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但现在我才明白……它是地球开始做梦的征兆。亿万颗心同时跳动、流泪、原谅、思念,这些情绪不再消散于虚空,而是沉淀下来,形成一种新的意识雏形??就像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
启明沉默片刻,轻声道:“所以,这不是终点。”
“当然不是。”她睁开眼,目光投向远处的地平线,“第八文明教会我们接受帮助,第九文明开始学习如何感受亲情,可还有无数星语者尚未回应。有些信号断续闪烁,像是被囚禁的灵魂在敲打牢笼;有些则完全静默,仿佛整个文明早已湮灭,只剩一座座空城在宇宙角落独自旋转。”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但我总觉得……他们在等一个人。”
“谁?”
“不是某个人。”她摇头,“是一种状态??当一个文明真正学会为陌生人痛哭时,才能听见他们的声音。”
就在这时,艾莉娅的声音从通讯环中响起:“林老师,轨道监测站发现异常波动。第八文明的石门虚影再次出现,但这次……它在移动。”
林老师猛地站起身,茶杯落地碎裂,茶水渗入石缝,竟瞬间催生出一簇细小的忆光藤芽。
“往哪儿移动?”她问。
“朝北极圈方向。预计三小时后抵达共生村上空。”
她与启明对视一眼,立刻起身赶往中枢平台。沿途所见,皆有异象:藤蔓自发缠绕成环状图案,叶片表面浮现出古老文字;孩子们无师自通地哼唱起一支从未教过的歌谣,旋律凄美悠远,歌词却是无人能懂的语言;卡佳抱着陶罐站在村口,眼中含泪,嘴里喃喃重复着一句话:“他回来了,他真的回来了……”
“谁回来了?”启明低声问。
卡佳抬头,眼神清明又恍惚:“我儿子说,他在桥那边等我剪荆棘。”
林老师心头一震。她突然意识到,这场共述仪式早已超越技术层面,成为一场跨越生死、时间与维度的情感共振。每一个参与者都不是被动接收者,而是共同编织这张记忆之网的织工。
抵达中枢平台时,诺兰正紧张调试设备。屏幕上显示着全球共感指数曲线,此刻已突破历史峰值,形成一道近乎垂直的上升线。
“这不是人为激发的。”诺兰语气凝重,“是自发性集体共鸣。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全球范围内共有三百二十七万人经历了‘记忆闪回’现象??他们看到了本不该记得的画面:某个陌生城市的街角、一句听不懂却莫名熟悉的语言、一场从未亲身经历的葬礼……”
林老师深吸一口气:“这是共感网络的反哺效应。我们在向外输送情感的同时,也在接收来自其他文明的残存记忆碎片。它们像漂流瓶,穿越星际,最终沉入人类潜意识深处。”
话音未落,警报骤响。
“石门进入大气层!”艾莉娅喊道,“高度八千米,速度趋近于零,呈悬浮状态!能量读数无法解析,但它……它在呼唤名字!”
林老师冲到观测窗前,只见北方天际赫然矗立着那扇幽蓝色的石门虚影,比上次更加清晰。门框上刻满了流动的符文,宛如活体文字,而门缝中透出的光不再是单一色调,而是不断变幻的彩虹色波纹。
紧接着,一道声音响起,不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在每个人脑海中炸开:
>“母亲……你还记得我的名字吗?”
全场寂静。
林老师感到心脏猛然收缩。这声音稚嫩,带着怯意,却又无比执着。她下意识看向托米的作文本,只见最新一页的文字正在缓缓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