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您回来了。”李雪儿的声音清脆,带着一丝激动。
“嗯。”林长江接过茶杯,喝了一大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流进胃里,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
“小李,你进来一下。”
李雪儿立刻带上门,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林长江靠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没有丝毫客套,直奔主题:“从今天开始,把市里的事情都放下。我需要一份关于咱们镇最全面的问题清单。”
李雪儿一愣,显然没跟上林长江的节奏。
“我要的不是政府工作报告上那些粉饰太平的官样文章。”林长江的眼神变得极其严肃:“我要最真实的情况。第一,我们镇有多少人?户籍人口多少,常住人口多少,流动人口多少?”
“第二,这些人都是靠什么吃饭的?种地的有多少?在镇上工厂打工的有多少?在外面务工,只是户口在咱们这里的有多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有多少人没有稳定的工作?那些所谓的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他们的真实生存状况是怎样的?这个群体有多大?”
他每问一个问题,李雪儿的表情就凝重一分。
这些问题看似基础,但却直指一个地区最核心、最敏感的痛点。
平时大家写报告,都喜欢谈成绩、谈亮点,很少有人会如此赤裸裸地去揭开自己的伤疤。
“书记,这个……统计起来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而且数据未必准确。”李雪儿有些为难。
“要的就是不准确的数据。”林长江的回答出人意料:“你不要只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你去找派出所要户籍数据,去社保所要参保数据,然后,你亲自带几个人,到村里去,到街上去,挨家挨户地聊,去跟那些开小店的、摆地摊的、打零工的聊。”
“我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清水镇,而不是统计报表上那个冰冷的数字。”
“我给你三天时间。”林长江伸出三根手指:“三天后,我要看到一份能让我睡不着觉的报告。”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雪儿被林长江的雷厉风行所感染,心中的那点犹豫瞬间烟消云散,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快步离去。
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林长江看着窗外熟悉的街道,他知道,一场比在市里推动“闪电战”更加艰难的硬仗,即将在清水镇这片土地上打响。
市里的成功,靠的是李淑敏的权威和“为全市拼经济”的大旗,他扮演的是一个冲锋陷阵的“闯将”。
但在清水镇,他必须是一个运筹帷幄的“主帅”,不仅要找到问题,更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案。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李雪儿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当那份还带着油墨香气的报告放在林长江面前时,他的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报告的内容,比他想象的还要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