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镇南部靠山,山里有几片野生的古茶树林,生态环境极佳。
村民们只是零星地采摘一些,用最原始的方法炒制,要么自己喝,要么以极低的价格卖给茶贩子,完全没有形成产业。
而在离古茶树林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风景秀丽的水库,湖光山色,却因为交通不便和缺乏开发,一直藏在深闺无人知。
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林长江的脑海中逐渐成型:以古树茶为核心品牌,以水库山林为自然景观,打造一个集高端茶叶生产、生态旅游、康养度假于一体的文旅项目!
这既能盘活沉睡的自然资源,又能带动当地农民致富,还能提升清水镇的整体形象和品位。这才是真正的“标杆”!
这个想法让他激动不已。
他立刻组织农业、旅游、交通等部门的专家,连同陈星,组成了一个项目调研小组,花了半个月时间,深入山区,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一份厚达百页的《清水镇“茶旅融合”生态发展项目可行性报告》。
报告中,他详细规划了茶园的保护性开发、茶叶品牌的注册与推广、旅游公路的修建、精品民宿集群的建设,以及吸引外部投资的优惠政策。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密的测算。
报告完成的那天晚上,林长江没有休息,而是直接拨通了李淑敏的电话。
“市长,我有一份报告,想当面向您汇报。”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兴奋。
李淑敏似乎听出了他语气中的不同寻
常,沉默了片刻,说:“你来我办公室。”
深夜的市政府大楼,只有市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李淑敏仔细地翻看着林长江的报告,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林长江坐在对面,安静地等待着,心里却有些忐忑。
这个项目投资巨大,光是修路一项,就不是清水镇的财政能负担的。他需要市里的支持,尤其是李淑敏的支持。
许久,李淑敏终于放下了报告,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欣赏和惊讶。
“好一个茶旅融合,好一个点石成金的构想。”她缓缓说道:“长江,你给了我一个惊喜。我本以为,你把清水镇的秩序整顿好,就算是完成了任务。没想到,你已经开始为它的未来谋篇布局了。”
得到肯定的林长江,心中一喜,连忙说道:“但这需要市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交通建设和项目审批上……”
李淑敏抬手打断了他:“钱和政策,都不是问题。市里每年都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你这个项目,完全符合申报条件。交通局那边,我亲自去协调。只要你的方案是科学的,是能真正惠及百姓的,市委市政府,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她站起身,走到林长江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变得语重心长:“但是,长江,你也要有心理准备。你现在在清水镇搞得风生水起,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这份报告如果拿出来,就是一份耀眼的政绩。眼红的人,想给你使绊子的人,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