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一出,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很多拆迁户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一个老人拉着陆沉远的手说,“陆区长,谢谢你。”
“别谢我,要谢就谢南总。”陆沉远说,“是她愿意这么做。”
“那我们都谢。”老人笑着说。
商业街开业后,南氏集团率先搬了进来。紧接着,好几家大企业也宣布入驻。这些企业都是南氏的合作伙伴,看中了商业街的发展潜力。
有了这些大企业带头,其他商户也纷纷跟进。不到一个月,商业街的商铺就租出去了八成。
街上开始热闹起来。除了正常的商铺,还有不少小摊小贩。南氏专门规划了一块区域,允许这些小商贩免费摆摊。
“你这样做,不怕影响商业街的形象吗?”陆沉远问南婉。
“不会。”南婉说,“这些小商贩也是这条街的一部分。有了他们,街上才有烟火气。”
陆沉远点点头。他知道南婉是对的。一条商业街如果只有高端商铺,没有普通的小店,那就失去了生活气息。
随着商业街的繁荣,周边的房价也开始上涨。原来那些破旧的老房子,现在都成了抢手货。很多外地投资者都来老城区买房,想搭上这趟发展的快车。
但陆沉远没有让房价失控。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投机炒房,保证本地居民的居住权益。
“你这样做,会得罪不少人。”孔胜提醒他。
“得罪就得罪。”陆沉远说,“老城区改造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是为了让炒房客发财。”
陆知心对陆沉远的做法很满意。她在市委会议上多次表扬老城区的工作,让其他区学习。
徐伦坐在会议室里,脸色阴沉。他知道陆沉远这次是真的站稳了脚跟。老城区的成功,让陆沉远在东江市有了很高的威望。这对他来说不是好事。
但徐伦也没办法。他和陆知心和解了,不能再明目张胆地对付陆沉远。而且陆沉远做的事确实漂亮,他想找茬都找不到借口。
“看来这个年轻人真的成气候了。”徐伦身边的秘书小声说。
徐伦没有回应,只是看着窗外,不知在想什么。
商业街开业三个月后,已经成了东江市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购物、吃饭、娱乐。
那些拿到商铺的拆迁户,大多数都做起了生意。有的开餐馆,有的开服装店,有的开小超市。虽然辛苦,但收入比以前好多了。
陆沉远经常在晚上来商业街转转。他喜欢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这让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是值得的。
有一天晚上,陆沉远正在街上走着,遇到了当初那个拉着他手的老人。老人现在在街上开了个小吃店,生意很好。
“陆区长,来来来,尝尝我做的卤味。”老人热情地招呼他。
陆沉远坐下来,老人端上一盘卤菜,还倒了杯茶。
“生意怎么样?”陆沉远问。
“好着呢。”老人笑得合不拢嘴,“每天能卖一千多块钱,比以前强多了。我孙子说,再这样下去,明年就能给他买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