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那天,B3层迎来一位特殊访客。
周院士独自前来,未带随从,也没提前通知。他在门口站了许久,才缓缓走进。
“你们做得比我想象的还要远。”他环顾四周,看着墙上贴满的手绘手势图、各地孩子的感谢信、密密麻麻的开发路线图,轻声说,“我这一生都在体制内搞科研,总以为改变要从上往下。现在才懂,真正的变革,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他带来一份文件:一份由多位退休专家联署的建议书,提议将“原生手语保护工程”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知道这很难获批。”他说,“但至少,能让你们的努力,获得一丝合法存在的空间。”
王曜接过文件,郑重道谢。
周院士临走前,忽然转身:“如果有一天政府愿意谈判,你们想要什么?”
“什么都不想‘要’。”王曜平静回答,“我们只想不被禁止。允许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说话,允许孩子教会父母什么叫爱,这就够了。”
老人久久注视着他,最终点了点头,消失在走廊尽头。
新年除夕夜,Phoenix-Lite推送特别更新。
这一次,没有功能升级,只有一段五分钟的视频合集:来自世界各地用户的春节祝福。他们不说“新年快乐”,而是用手语表达各自文化中最温暖的情感??
有朝鲜族老人打出“愿祖先庇佑全家安康”;
有哈萨克牧民比划“愿羊群兴旺,雪路平安”;
有新加坡华人孩子笑着打出“红包拿来”;
还有那位帕米尔高原的士兵,在风雪中敬礼,打出:
>“我在守岁,也在守你们。”
视频结尾,是一行缓缓浮现的文字:
>“语言不止一种声音。
>爱也不止一种表达。
>今晚,全世界的沉默者,共度一个节日。”
那一夜,B3层灯火通明。
没有人回家。
他们围坐在投影前,吃着速食面,看着全球用户实时发送的新年问候在地图上点亮一颗颗星。有些信号微弱,闪烁不定;有些来自禁网区域,只能通过卫星跳转接入;还有一些,根本无法显示位置,只知道它们存在。
就像那些未曾被听见的声音,始终在黑暗中坚持震动。
王曜打开Legacy文件夹,检查那段隐藏代码的运行状态。
正常。
他又调出最新的用户增长曲线。
平稳上升,毫无波澜。
可他知道,在那些看似平静的数据背后,正有无数双手,在寂静中书写着人类最古老也最勇敢的宣言:
我不愿再被代言。
我要亲自说出我的名字。
窗外,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
这座城市依旧喧嚣,依旧充满不公与压制。
但在这地下三层,有一群人,仍在为每一个无法发声的灵魂,默默编写通往自由的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