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閒聊了十来分钟,梁世钧的声音从餐厅传来:“可以开饭了!”
刘艺菲立刻应道:“好的,梁叔,我们来了!”
餐桌上摆满了地道的杭帮菜一一龙井虾仁、东坡肉、宋嫂鱼羹、干炸响铃、笋乾老鸭煲、荷叶粉蒸肉—·
梁世钧为每人倒了一杯鲜榨橙汁,举杯笑道:“今天就饮料代酒,欢迎艺菲和小橙子,还有临川来纽约玩。”
眾人碰杯,气氛轻鬆愉快。
杨安娜夹了一块东坡肉放到刘艺菲碗里,笑眯眯地说:“尝尝看,我特意少放了酱油,不会太咸。”
刘艺菲道了声谢,咬了一口,肉质酥烂,入口即化。她眼晴一亮:“好吃!杨姨手艺很棒!”
梁世钧得意地挑眉:“那当然,安娜的手艺可是得了她母亲真传的。”
顾临川低头默默吃著饭,偶尔被梁世钧点名提问,才闷声回答几句。
刘艺菲注意到,每当话题涉及养父母时,他的筷子总会微微一顿,像是被无形的线牵住了动作。
饭后,梁世钧从客厅茶几的抽屉里取出一本厚重的相册,递给顾临川:“这里面有你97年第一次跟著你爸妈来纽约时的照片,还有后面每年来纽约的照片,全都是我拍的。”
顾临川接过相册,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摩,沉默了几秒钟,才缓缓翻开。
第一张照片已经泛黄,是1997年12月在布鲁克林大桥上拍的合影。
夕阳將天空染成绚丽的橙红色,养父母站在中间,年幼的顾临川被养父抱在怀里,笑容。
刘艺菲凑近看了一眼,突然愣住。
照片的左下角,有一对母女模糊的背影一一母亲牵著一个小女孩的手,女孩扎著双马尾,背影娇小。
“这是——我妈妈和我。”刘艺菲的指尖突然指向照片左下角,“那年我们刚来美国!”
梁世钧、杨安娜和小橙子同时凑过来,目瞪口呆。
顾临川盯著那个小小的背影,胸口泛起奇异的酸胀。原来在养父母牵著他看自由女神像的那天,十岁的刘艺菲正和他擦肩而过。
梁世钧最先回过神,哈哈大笑:“哎呀,没想到二十年前的你们,就以某种不一样的形式相遇了!”
杨安娜笑著点头:“我看吶,这说不定就是缘分。”
小橙子在一旁猛点头,眼晴亮晶晶的:“这也太巧了吧!”
顾临川抿了抿唇,声音闷闷的:“只是巧合——当时人那么多。”
刘艺菲却托著腮,目光落在照片上,唇角扬起一抹狡点的弧度:“巧合?那为什么偏偏是我们俩出现在同一张照片里?”
她转头看向顾临川,眼晴亮得像是盛满了星光,“顾老师,你说这是不是命运在暗示什么?”
顾临川耳根微微发烫,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胡闹。”
梁世钧和杨安娜相视一笑,小橙子则捂著嘴偷笑。
眾人继续翻看相册,后面的照片记录了顾临川每年暑假来纽约的点点滴滴一一在中央公园骑自行车、在哥大校园里奔跑、和梁文昊一起在哈德逊河畔钓鱼刘艺菲指著其中一张照片,笑道:“这张里,顾老师是不是同手同脚了?”
照片中的顾临川约莫十岁,站在自由女神像前,姿势僵硬得像根木桩。
顾临川:“。”
梁世钧哈哈大笑:“没错!他小时候一紧张就同手同脚,现在也没改掉!”
顾临川自暴自弃地低下头。
时间悄然流逝,待相册翻到最后一页,已是晚上九点多。
梁世钧將第一张照片抽出来,递给顾临川,意味深长地说:“这张送给你,小川,要记住,这就是缘分。”
顾临川接过照片,指尖微微收紧,低声道:“。谢谢梁叔。”
刘艺菲看著他紧绷的侧脸,忽然伸手戳了戳他的手臂,语气轻快:“顾老师,看来我们註定要认识的,逃不掉啦。”
顾临川没有躲开她的触碰,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目光落在照片上,眼底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柔软。
杨安娜將这一幕尽收眼底,笑著摇摇头,起身去厨房端了盘水果出来:“吃点水果再走吧。”
眾人又聊了一会儿,梁世钧才开车將三人送回丫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