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羊则识趣地儘可能拉开距离,两人之间仿佛隔著一道无形的冰墙。
顾临川等人在第二排,正对著刘艺菲身后的位置坐下。小钱则选择站在刘艺菲斜后方的过道处,保持著警戒。
方琳再次登台,简短致辞后,灯光彻底熄灭,龙標出现在大银幕上,《三生三世十里桃》正式放映。
109分钟的电影,在顾临川这位拥有“前世”记忆的专业摄影师眼中,暴露的问题远比宣传时承诺的“视觉盛宴”要多得多。
敘事结构如同被强行压缩的弹簧,失去了应有的张力,情节推进仓促得像是开了倍速,让人难以沉浸。
剪辑更是混乱,滥用闪回不仅未能增强情感,反而割裂了故事的连贯性。
最令人失望的是特效,王长田口中那2000多个引以为傲的镜头,在顾临川看来充斥著廉价的塑料感,远未达到电影工业应有的水准。
至於表演,刘艺菲的演绎虽有其动人之处,但比起他记忆中她在《玫瑰的故事》、《梦华录》、《去有风的地方》里那种细腻感,此刻仍显青涩,带著几分用力过猛的痕跡。
而杨羊顾临川几乎要扶额嘆息。
那无处不在的、仿佛对著镜子演练过千百遍的“我真的很师”式表情管理,尤其是那场“海底捞拉麵”的戏码,简直堪称“油田井喷”,油腻感几乎要溢出银幕,让他不忍直视。
电影在略显尷尬的氛围中结束,
灯光亮起,第一排的主创们起身走向舞台前方,准备与观眾进行映后交流。
小钱迅速上前,保持著一个既能保护又不至於打扰的距离,跟在刘艺菲侧后方。主持人方琳再次掌控全场。
观眾提问环节开始还算常规,围绕著剧情、角色、特效等展开。
直到一位戴著眼镜的男记者拿到话筒,他的问题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茜茜你好,我是新浪娱乐的记者。下午在舞台上,杨羊老师意外摔倒时,我们看到你有一个非常迅速且有力的反应去扶他。”
“但网上有些观眾慢放视频后,注意到你当时似乎有一个非常细微的、类似向下踩的动作?请问这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被撞倒的本能反应,还是当时发生了什么我们没看到的特殊情况?”
问题尖锐而直接,瞬间让现场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刘艺菲身上,连旁边杨羊的脸色也变得极其不自然。
刘艺菲脸上的笑容未变,她没有立刻否认,也没有解释那个“踩”的动作,而是用一种近乎哲学思辨的口吻,清晰而平稳地回应:
“在任何一个舞台上,无论是表演还是互动,尊重与合作都是基础。意外发生时,人的本能反应往往最真实。”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带著一种洞悉世事的通透,“就像摄影,瞬间的捕捉有时会定格一些意想不到的细节,但解读的角度却因人而异。重要的不是去爭论某个瞬间的姿態是否『完美”,
而是在整个过程中,是否保持了专业、尊重和清晰的边界感。我相信,专注於作品本身传递的情感与力量,比纠缠於某个被放大的瞬间更有价值。”
她没有直接回答“踩没踩”,更没有指责任何人,而是將话题升华到了“尊重”、“边界”和“作品核心”的高度。
现场沉寂片刻,隨即响起一片理解的掌声。方琳也立刻接过话头,將话题引向电影內涵,杨羊在一旁如释重负又带著几分尷尬地点头附和,自然不敢、也无法点破什么。
活动终於在晚上近十点落下惟幕。一行人穿过商场深夜略显寂静的通道,走向地下停车场。那辆熟悉的黑色保姆车静静停在那里,像一个温暖的巢穴。
车门关上,隔绝了外界的喧囂与窥探。车子平稳地匯入京城夜晚依旧繁忙的车流,朝著京城饭店的方向驶去。
车厢內瀰漫著一种大战后的鬆弛与疲惫。
冷气开得很足,刘艺菲靠在宽大的座椅里,微微闭上眼,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卸下了所有面对镜头时的神采飞扬,显露出真实的倦意。
一下午的高强度连轴转,任神与体力的双重消耗,让她此刻只想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