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画好的图纸交给木匠师傅,说明其中关窍,交了定钱,约定三天后来取。
其实如果不是级別不到,学不了《逍遥秘籍》。
不然聂鹏飞自己就能动手做药箱。
回去的路上想著晚上要请客,就又拉著閆阜贵带路,去丰泽园订了一桌席面。
让伙计给送到南锣鼓巷95號院。
伙计一听,这地儿熟啊!
不就是何大厨住的院子么?
当即表示没问题,一准按时送到。
这可把閆阜贵高兴坏了。
虽然这时候的教员收入,普遍高於普通人。
而且閆阜贵家里只有两口子,但是日子依然过得比较节俭。
其实两口子之前是有孩子的。
可惜在这个朝不保夕的年代,孩子的夭折率太高了。
他的大儿子就是前几年夭折的。
今天眼看能混上一顿上等席面。
而且聂鹏飞订菜的时候,他在旁边听到了。
直接就是要的两桌。
显然是把院里的妇女都算上了。
聂鹏飞也有自己的考量。
昨天听何大清介绍,如今四合院里住的人不多。
前院也就自己和閆阜贵一家。
中院何家、贾家、易家三户。
后院谭老太、许家、刘家也是三户。
其余房子还都空著。
毕竟一个月两块大洋的房租,不是谁都能支付得起。
也就是聂鹏飞弄死小鬼子,来钱太容易,加上后世习惯了享受,才会这么不在乎钱。
而聂鹏飞也终於知道,为什么后来的剧情,大多围绕这几家展开。
人家才是这个四合院的坐地户,认识好多年的邻居。
所以聂鹏飞就想著,趁机认识认识院里住户。
聂鹏飞也拿出,提前买好的生瓜子果。
跟大家在院里閒话家常,等著饭菜送到。
聂鹏飞也趁机认识院里眾人。
除了下午见过的谭老太、刘冰燕,其他几户也都来到前院。
眾人围坐在一起,聊著些閒话,聂鹏飞则在一个个认人。
这时候的刘海中虽然也胖,但是还不像后来那样,挺著个大肚子。
如今在娄记轧钢厂当钳工,一个月也有23块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