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宽领了祖师法旨,离了灵台方寸山,驾起祥云,逕往北俱芦洲而去。
但见云路之下,山河变迁,气象迥异。
行了约莫半日,云头渐低,寒意袭人,下方已现出北俱芦洲地界。
真是:朔风凛凛,冻气森森。
朔风凛凛漫天雪,冻气森森彻地冰。
千山莽苍失翠色,万壑幽深凝玄冥。寒鸦棲枯树,老熊眠古洞。
不见行人跡,唯闻松涛声。
李宽按下云头,落在一处雪岭之上。
举目四望,但见万里冰封,千崖僵立,一派苦寒之象。
运起神目观瞧,见北方千余里外,有一股极古老的先天水灵之气混著冲天煞气盘踞不散,心知那便是共工氏遗蹟所在。
正待起身,忽听得山下传来阵阵悲泣之声,淒楚哀婉,透人肝胆。
李宽心下诧异,这北俱芦洲苦寒之地,人烟稀少,何来如此悲声?遂循声而去。
行不过数里,见一山谷,谷中竟有几分暖意,溪流潺潺,松柏苍翠,与岭外苦寒大不相同。
谷底有一村落,约数十户人家,皆是石屋柴扉,古朴简陋。
那悲声正是从村中传来。
李宽走近村口,见一群村民围著一口古井,捶胸痛哭,哀声动天。
一老者鬚髮皆白,手持藤杖,正自仰天悲呼:“天亡我也!天亡我也!”
李宽上前,打个稽首道:“诸位施主,贫道有礼了。不知发生何事,如此悲伤?”
那老者见是个道人,忙还礼道:“道长有所不知。我等乃上古共工氏遗民,避居於此已有数千载。
全仗这口『玄冥井汲取地脉热能,方能在此苦寒之地生存。不料三日前,井中突然涌出黑水,寒气大盛,冻毙了取水的族人。
如今井口被封,热能日减,不出十日,全村皆要冻饿而死!”言罢又泣。
李宽闻言,运神目观瞧那井。但见井口被玄冰封住,冰下黑气流转,隱有魔物蠕动,煞是诡异。
那黑气与共工遗蹟处的煞气同源,却更加阴毒。
“待贫道看来。”李宽拂尘一摆,上前数步,手掐避水诀,向井口一指。
封井玄冰应声裂开一道缝隙,顿时一股极寒黑气喷涌而出,在空中凝成一个狰狞鬼首,扑向李宽!
村民惊叫退后。李宽不慌不忙,口诵真言: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金光速现,覆护真人!”周身泛起金光,那黑气鬼首撞在金光上,如汤沃雪,顿时消散。
“井中魔物已成气候。”李宽面色凝重,“待我下去一探。”
老者急道:“道长不可冒险!那黑水歹毒无比,沾身即冻,已有数人丧命!”
李宽笑道:“无妨。”取出师尊所赐避水珠含在口中,周身仙光流转,纵身跃入井中。
井底別有洞天,宽阔异常,竟是一座地下宫殿遗蹟。
四壁雕刻著上古水神征战图卷,虽已残破,仍可想见当年气象。只是如今殿中充斥黑水,深不见底,奇寒彻骨。
李宽运功抵御寒气,循著魔气来源深入。
行至大殿深处,见一祭坛,坛上供著一柄断裂的神斧,斧身锈跡斑斑,却仍散发出惊人煞气。那黑水正是从斧身断裂处不断涌出。
“共工神斧!”李宽暗惊。此乃上古水神共工氏神器,撞断不周山后,神斧亦断裂,不想竟在此处。
正观察间,忽听一声咆哮,黑水翻涌,从中跃出一只怪物:
龙首龟身,遍体黑鳞,口吐玄冰,眼冒幽火,凶威赫赫。
“玄冥孽畜!”李宽识得此物乃共工麾下神兽玄冥,后被魔气侵蚀,化为凶物。那孽畜见生人,张口喷出玄冥真水,比井中黑水更寒十倍,所过之处,连空间都似要冻结。
李宽將拂尘一摆,化出千朵青莲,护住周身。